宁津讯(曲文丽)“当游戏弹窗出现‘充值送装备’时,你会怎么做?”2月25日,在宁津县宁城街道南环小学的一堂思政课上,老师正借助相关案例,深入讲解“扫黄打非”的重要性,学生们积极讨论,热烈的氛围让这堂思政课活力满满。
将“扫黄打非”教育融入思政课,正成为宁津县中小学全环境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宁津县第一实验小学把“扫黄打非”内容巧妙融入思政课程体系,通过主题班会、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文化垃圾。“思政课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课程,将‘扫黄打非’融入其中,能让学生在思想层面筑牢抵制不良文化的防线。”宁津县教体局副局长郑楠说。
近日,在宁城街道胡苏社区文化书院,一场别开生面的剪纸活动吸引了众多目光。剪纸传承人宋俊英指尖翻飞,将“绿书签”化作寓意深远的《清莲护苗图》。在她看来,莲花象征纯洁,缠绕的藤蔓是文化传承的脉络。这些作品还在社区和学校展览,“剪纸+绿书签”既能传承文化,又能守护青少年成长环境。
强化校园周边文化安全检查同样是守护青少年文化成长空间的关键一环。宁津县秉持对文化市场“零容忍”的监管态度,针对学校周边出版物零售店、文具店等经营场所,展开了一轮又一轮高强度、拉网式清查整治行动。同时,将监管触角延伸至文化产业链各个关键节点,对印刷企业、复印店、实体书店、网吧等市场主体开展常态化、全方位“体检”,切实为青少年营造绿色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通过将教育融入思政课、借助非遗宣传、强化安全检查等多维创新举措,为青少年撑起一片清朗的文化天空。”宁津县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孟凡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