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组织家政技能培训
“春风行动”招聘会妇联服务台
组织“三新”领域妇女参加执委选举
“祥谊托育中心”组织开展儿童市集
全县巾帼广场舞比赛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进社区
□本报记者李晓楠本报通讯员宁健瑜
巾帼展风采,铿锵绽芳华。齐河县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聚焦创新创业铸“匠心”、温情关爱献“真心”、家庭文明育“德心”,团结带领广大齐河女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凝聚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强大力量。
向内凝聚,绽放璀璨芳华。县妇联以其特有的细腻和耐心,履行好引领服务联系职能。在经济发展的第一线、社会服务的各领域和改革创新的最前沿,处处可见基层女性牢记使命、奋力拼搏,展现了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向外探索,焕发时代力量。在县妇联的鼓励和帮助下,数不清的巾帼之花选择植根热土、倾情奉献,积极投身伟大事业。
织密组织网络“联”出新活力
讨论活动流程、确认场地布置、核实活动耗材……3月1日,齐河县晏婴路“商贸一条街”妇联主席倪新忙得热火朝天。“临近‘三八’国际妇女节,我们正在筹备相关活动,打算给商贸街的妇女同志们送上一波福利。”倪新表示。
晏婴路商贸街汇聚了餐饮、家政、装修、电动车销售及维修等众多商铺,为广大女性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在餐饮和家政行业中,女性是绝对的主力军。然而,这些女性从业者在工作与生活中面临诸多挑战。就拿家政行业来说,商业街里从事日常保洁、月嫂育儿嫂工作的几乎全是女性,她们凭借专业与耐心,为众多家庭解决了生活难题,却难以在工作之余兼顾自己的家庭。
出于进一步激发商圈“她动能”的考量,县妇联在了解情况后,迅速深入晏婴路商贸街开展调研工作,并积极与管理方进行沟通协调。在县妇联的悉心指导下,2024年11月,晏婴路“商贸一条街”妇联正式成立。“自‘商贸一条街’妇联组织成立以来,我们做到了周周有活动,在凝聚商户力量、带动妇女发展方面发挥了‘领头雁’作用。”倪新介绍。
在齐河,“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不仅在繁华的商贸街中开展,在企业中也遍地开花。
近年来,县妇联积极主动作为,发挥职能优势,延伸妇联工作触角,积极拓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建组织、扩队伍、增活力,将联系引领服务“三新”领域妇女群众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
山东如康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是表白寺镇的龙头企业之一,主要经营高档牛羊肉深加工、火锅涮肉及烧烤系列产品,现有员工780人,其中女性员工占比约45%。近日,公司在县妇联的指导下也建立了妇联组织。
“公司妇联成立以来,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亲子活动等,缓解女员工的工作生活压力,丰富她们的业余生活。同时,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分享活动等,助力她们工作家庭全面发展。”山东如康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妇联主席张红燕介绍。
“‘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不是简单地挂牌子,更不是喊口号,而是要真正成为妇女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娘家’。”县妇联党组副书记肖红霞介绍,县妇联通过党建引领、分类施策、服务赋能等多措并举,逐步实现了妇联组织在“三新”领域的有形覆盖和有效服务,将更多的妇女凝聚在妇联组织周围,为她们提供服务和支持。
助力创新创业“联”出发展路
2月28日,在位于大黄乡的齐河县嘉艺玩具有限公司内的“巾帼共富工坊”,王秀珍正熟练地核对订单,身旁堆满了准备打包的玩具。曾做了多年全职妈妈的她,入职嘉艺玩具有限公司后,从最基础的缝纫岗位干起。凭借自身努力,她先后被调到裁剪、包装岗位,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后来更是晋升至管理岗,成为生产车间的一名负责人。如今的她,不仅能很好地适应工作,还将家庭照顾得井井有条,实现了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能就近工作,挣钱养娃两不误,真好。”谈起现在弹性的工作制度和稳定的收入,王秀珍十分满足。
王秀珍的幸福感源于县妇联积极推行的一种新型就业模式——“妈妈岗”。为破题女性职育平衡困局,县妇联通过村企联建的方式建立“巾帼共富工坊”,由乡镇党委牵头,与周边企业合作设立“妈妈车间”,主要吸纳附近村庄的妈妈群体就业。
“‘妈妈岗’的上班时间可依据员工家庭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福利待遇亦有所提升。这一举措既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又为本地‘宝妈’群体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双赢。”齐河县嘉艺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秀梅表示。截至目前,全县设有20处“妈妈车间”,帮助1000余名妈妈实现就业。
为进一步推动妇女创新创业,破解女性创业就业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县妇联不断升级服务举措,实施“乡村振兴巾帼人才培育工程”,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等,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巾帼人才。同时,对各乡镇女科技人才、女企业家、女致富带头人、回乡创业人才等进行摸底,统计全县妇女就业创业情况,为她们线上推送“巾帼企业”招聘信息。
此外,各级妇联积极担当银企“牵线人”,与当地银行合作,推出“巾帼创业贷”金融产品,向有创业意愿和项目的妇女提供低息贷款。同时,举办助企纾困金融对接会,引金融“活水”激活巾帼创业的“一池春水”,将金融助企工作作为惠及创业妇女的实事工程抓实抓好,为“妇字号”企业争取更多政策红利,缓解其资金压力。
守护童心成长“联”出暖色调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格外关注困境儿童的身心健康与成长,更想为他们办些实事、好事。”县妇联党组成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张海燕介绍。近年来,齐河县妇联立足自身职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爱心妈妈与留守困境儿童的结对关爱行动,突出“四个坚持”,做实“童心守护”,擦亮“齐润童心·爱心妈妈”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品牌。
说起“爱心妈妈”,就不得不提齐河县政协委员、山东中恒景新碳纤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明迪。今年38岁的吕明迪不仅是一名企业管理者,还是一位充满爱心的“爱心妈妈”。她对口帮扶了赵官镇、华店镇的3名贫困家庭儿童。
来自华店镇的小榆(化名),因血友病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自由活动,家庭经济困难。吕明迪了解情况后,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去看望小榆,给他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还为他捐款用于治疗。有一次,小榆因为病情反复心情低落,对治疗也产生了抵触情绪。吕明迪得知后,立刻赶到小榆家,耐心地陪伴他,给他讲励志故事,鼓励他勇敢面对病魔。在吕明迪的关心和鼓励下,小榆逐渐恢复了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吕明迪还十分关注孩子们的精神需求。在一次县妇联组织的“微心愿”活动中,吕明迪看到了她帮扶的贫困儿童小雯(化名)的心愿单——因为家庭条件艰苦,从未见过大海的小雯,想去看看课本上的海洋生物。与小雯家人沟通后,吕明迪毫不犹豫地带着她去了泉城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这次游玩不仅让小雯开阔了眼界,也让她感受到了来自“爱心妈妈”的关爱。
在齐河县,像吕明迪这样的爱心妈妈不在少数。县妇联持续开展招募工作,不断壮大“爱心妈妈”团队规模,为爱注入更多能量。县妇联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20余期,着力提升“爱心妈妈”的关爱服务能力,并倡议“爱心妈妈”开展“六个一”关爱服务行动,让更多困境儿童切实得到关爱与帮助。“爱心妈妈”们定期开展暖心探访、心理关爱、亲子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困境儿童不仅在生活上获得实际帮助,在心理上也得到慰藉,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专职妇联干部率先垂范,与留守困境儿童全员结对,带头成为“爱心妈妈”。在她们的带动下,全县892名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集体和巾帼文明岗的成员以及最美家庭代表,纷纷加入“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全县15个乡镇(街道)均成立了“爱心妈妈”团,她们实实在在地为孩子们解决生活、学习难题,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关爱。
“我们在组织网络建设、助力妇女创新创业、关爱困境儿童等工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也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肖红霞表示,下一步,她们将继续围绕“联”字做文章,不断开拓工作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多为妇女儿童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让妇女儿童的生活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