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走”擦亮基层志愿服务品牌

杜晓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创建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服务形式、构建组织体系、强化品牌推广、建立长效机制,以志愿服务“四步走”工作法擦亮暖心服务品牌。

创新服务维度,拓展志愿服务深度与广度。

社区志愿服务唯有不断创新,方能紧跟时代步伐,切实满足居民需求。服务内容可依据生活帮扶、精神关爱、健康服务等多大功能板块进行精细分类,精准对接社区居民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多元需求。同时,依托“四社联动”“五社联动”等先进服务载体,联合区域内社会组织,共同打造“365民生大集”“365党建志愿先锋岗”等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在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还应积极搭建志愿服务线上平台,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对一的精准化服务。

构建组织架构,夯实志愿服务发展根基。

构建完善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是实现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的关键所在。这一体系不仅要充分满足志愿者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更要通过创新社区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和激励机制,全方位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因此,社区应着力强化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设,成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志愿指导委员会,并制定志愿服务相关制度,确保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同时,组建社区志愿服务导师团队,鼓励团队成员考取志愿服务证书等,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强化品牌传播,提升志愿服务社会影响力。

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模式,是提升志愿服务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重要路径。一方面,在线上可借助抖音、微博、微信、小红书等平台,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正面宣传引导。通过制作发布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宣传内容,如短视频、图文资讯等,吸引广大网民关注,扩大志愿服务品牌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在线下可积极与新闻媒体展开深度合作,及时发布志愿服务活动信息与成果,借助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提升品牌的社会认可度。此外,还可举办各类志愿服务品牌推广活动,如主题讲座、知识竞赛、志愿服务展览等,吸引更多人关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长效评估与反馈机制是确保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一方面,要对志愿服务团队进行全面、科学的绩效评估,激励团队成员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构建社区志愿服务评价体系,注重收集社区居民的反馈意见,及时对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改进和优化,确保社区志愿服务能够始终紧密贴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

(作者单位:夏津县委党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