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津县税务局通过可视化办税、大数据分析及时落实税费政策——“税动力”助企纾困
税务干部进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文/图本报记者王露 本报通讯员吕博儒
复工以来,企业火力全开忙生产,税务部门开足马力强保障。国家税务总局宁津县税务局通过“一对一”精准服务,创新建立可视化办税通道,利用涉税服务热线数据分析,准确定位企业需求,及时落实税费支持政策,推动优势产业加快向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借助税收大数据 补强产业链条
2月27日,走进宁津明润汽车内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裁剪机高速运转,工人正熟练地组装汽车座椅和顶棚等内饰产品。
为摆脱生产受限的局面,前期,明润汽车公司进行了核心技术研发和生产设备改造,实现了铝型材、海绵产品等产品自主加工和切割自动化,生产成本降低了20%。“大量设备和技术费用的投入给企业资金流带来了很大压力,在发展的关键节点,是税惠减免给我们减轻了负担。去年以来,近768万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让企业在创新上有了更多底气。”该公司总经理马文超说。
为解决产业“卡脖子”难题,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宁津县税务局加强税收大数据分析,做好以税资政工作,协助长官镇引进了山东安天年产10万套柴油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项目,填补了宁津县三元催化产业链不能做前端的空白。
联动精准分析 助企享受全链优惠政策
为更好服务当地产业链协同发展,宁津县税务局将税收政策和服务举措按照链条进行再整合、再链接,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享受全链优惠政策。同时,对发票进销项、税种申报和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实施“一户式”联动精准分析,将上下游企业发票风险预警信息及时推送给企业,有效帮助企业化解潜在税收风险。
在大胡子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焊接机器人挥舞着“手臂”为产品进行金属部件焊接。仓库外,即将出口的健身器材产品排起了长队。
“目前订单已经排到6月份,每天发货量约1500台。近一两年,健身器材市场需求增长,公司为扩大规模,坚持在技术研发和引进高端人才上持续发力。”公司总经理任天恕说,国家关于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惠政策给了我们很大支持。2023年以来,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223万元,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758万元。
推送“政策清单” 激发企业创新动能
为确保高新技术企业茁壮成长、健康发展,宁津县税务局利用税收大数据,为企业精准匹配税费优惠政策,分级分类为高新技术企业推送“政策清单”,帮助企业算好科技创新税惠“红利账”,激发企业创新动能。为更好地助企纾困,该局还推出了“云辅导”和“零距离”服务举措,开展税费事项提醒、疑难业务解答等,打造不掉线、更贴心的服务模式。
“作为一家阀门外贸出口企业,我们生产的商品主要竞争高端消防产品领域,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产品必须要掌握关键技术。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税务部门安排业务骨干定点联系企业,为我们提供辅导。”宁津美华工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曹国忠说,去年以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100万元,加上出口退税89.5万元,助力企业创新技改、提效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