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实施体育活动“五落实” 花样游戏“玩转”课间15分钟

武城县第五实验小学课间活动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李艺 通讯员崔欣月)“我通关啦!”“萝卜蹲,萝卜蹲,萝卜蹲完香蕉蹲……”2月28日,武城县第五实验小学的趣味性游戏区域热闹非凡,学生们在左右跳、手脚并用跳、凑十跳和萝卜蹲等各类创意运动中玩得不亦乐乎。

武城县开展体育活动“五落实”,执行“铃响即下课”,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和游戏活动时长,为学生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时间上落实:推广15分钟课间,确保学生每天大、小课间、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综合活动时长不少于2个小时,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体育锻炼不少于1个小时,促进学生肌肉力量、骨骼健康和心肺功能的发展。内容上落实: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设置跑操、体测项目、特色项目训练,踢毽子、跳房子、丢沙包等游戏活动及室内踏步韵律操等活动。场地落实:因地制宜,利用空间打造微型活动场地,如跳格子、折线跑、曲线跑等体能活动场地,左右跳、手脚并用跳等趣味活动场地。同时,按低、中、高年级合理分配区域,避免拥挤,方便管理。器材落实:体育器材移出器材室,放置在学生方便拿取的地方。弹力带、跳绳、沙包等小型器材,采用自带和学校提供相结合的办法,做到人人都能“动”起来。活动人员落实:学校把操场、微型活动场地等分块安排给各年级,室内外活动轮流开展,保证全体师生每天都有锻炼时间和锻炼场地。

“铃响即下课,教师不拖堂;全员动起来,教室不留人”是武城县鲁权屯镇实验小学响亮的号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享受课间15分钟,尽情玩转大课间。跳绳、踢毽子、打沙包、跳竹竿、舞龙等课间活动丰富多样,学校还配备足量的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器材,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教师们也走出办公室,在监管学生安全的同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武城县第五实验小学采用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为课间活动留出充足的时间。充分利用地面空间,打造地面游戏,以方格、圆圈等绘制游戏区域,让趣味游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武城县状元小学精心设计微型活动场地,跳房子、走迷宫、单脚跳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为保障课间活动的安全与秩序,该校还组建了安全员队伍,在守护学生欢乐时光的同时,动员全体师生走出教室,让课间真正“动”起来。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