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区丁庄镇打造“绿韵田园” 大棚“长个”产业“拔节”
□本报记者 王秀青 本报通讯员 杨宝玲 张玉莹
采收、过称、装箱……2月7日清晨,在陵城区丁庄镇前王村高标准蔬菜大棚内,村党支部书记王忠林正带着村民采摘西葫。“1号棚1520斤,其他3个棚首次采摘,共有700斤……”菜贩将西葫装车拉走后,他认真记录下采摘数量。
前王村是蔬菜种植专业村,最多时大棚达到118个。但因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许多大棚年久破损、各类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农户种菜积极性降低,大棚锐减至34个。
“去年,镇里将发展蔬菜大棚产业链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抓手,积极谋划推进‘绿韵田园’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项目。经争取,我村蔬菜大棚升级列为项目内容之一。”王忠林介绍,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通过支付补偿款等方式,拆除老旧大棚,由镇里投资754.6万元,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20个。各种规格的新建大棚与老旧大棚相比更高更宽,内部结构也更加优化,可以做到一年四季种植蔬菜。“截至目前,已有14个投用,种上了西葫、豆角等蔬菜。”
如今,大棚由村集体组织牵头,菜农可优先报名担任管理员,收入实行“保底工资+效益分红”。大棚收益将用于村庄建设以及民生支出。时玉梅夫妇是种菜的“老把式”,管理大棚也有20多年的时间,经验丰富。他们第一时间报名,分别负责1个大棚种管工作。“大棚设施先进,棚内温度高,蔬菜生长期缩短、产量提升,仅36天西葫就开始采摘了。从春节前至今,1号棚已销售了2万多斤。”她表示,相对以前,管理轻松了很多,保守估计1个棚可增收3万元,想再承包一个。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绿韵田园’是壮大产业、推动集体和农民双增收的又一举措。”丁庄镇党委书记唐金宇表示,镇党委政府将坚持“生态立镇、旅游活镇、文明兴镇、产业强镇”的发展思路,立足自身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引进优质项目,强规模、创特色、做品牌。截至目前,全镇蔬菜大棚达445个,年产蔬菜1800余吨,年均可吸纳900余人务工,人均年增收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