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西村:红色基因催开幸福花

七西村新一代年轻人在参观村史馆。记者 路龙帅 摄

□本报记者 芦瑞瑞 本报通讯员 邱杨

10月8日晚,在德城区新华街道七西村舞台上,村民自编自演的舞蹈《家和万事兴》、小品《小康致富路》、相声《送子当兵》精彩上演,迎接即将到来的重阳节。一个个节目讲述着七西村的红色历史、双拥故事和乡村振兴之路。

这是一个传承红色基因的村庄——七西村曾有8人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涌现出李福祥、赵国忠等英烈。

走进七西村史馆,一件件承载历史的物件、记录创业的图片、浓缩记忆的实景,全方位展示了村庄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发展面貌,真实再现了七西村的奋斗历程。其中,一摞记录着七西村双拥故事的相册格外引人注目。1996年冬天,德城区人武部第一次到村里开展帮扶,一晃28年,已累计提供帮扶资金60万余元。

军爱民,民拥军。七西村全村510个家庭,累计113人参军报国,获得山东省民兵带建先进单位等殊荣近百项,成了远近闻名的双拥村。

村史馆留住了乡愁,也凝聚了人心,成为村里自我教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从村史中可以看到,1993年是七西村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改革开放春潮涌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干部群众求变心切。这一年重阳节,村干部把60岁以上老人召集到村委会办公室,开展庆祝活动。102位老人每人免费领取一身新衣裳,胸前戴上“七西村夕阳红”胸章。10名“好婆婆”“好媳妇”榜样受到表彰。

重阳节活动上,两位80岁老人即兴表演了一段舞蹈,赢得满堂彩。村民意犹未尽,又有几个人临时组合,表演了一段京剧。村民的热情一直在发酵,开始主动配合村“两委”工作。趁热打铁,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建章立制成立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等,决策讲民主、办事重民意,基层党组织成了服务群众的暖心堡垒。

从1993年开始,七西村的重阳节活动一年不落办了30年。从最初发新衣,到后来发扒鸡、大米、被褥、食用油;从最初只发给老年人,到后来全村人人有份,老人双倍;从开始表彰不足10人,到如今表彰“六好”“五户”“两模范”几十人;从一场自发的文艺表演,到后来组建文艺队,每周定期表演……村里尊老爱老、崇德向善之风盛行。重阳节活动成为七西村的金字招牌,容光焕发的老人担任最美代言人。2000年,七西村获评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七西村紧邻商贸大道,村“两委”抓住商机,建起占地100亩的七西工业园,招引企业8家。同时,在村里支持下,华康塑料厂、德州宏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德州市瑞宝纸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村民自办企业也在工业园发展起来。

七西工业园的成功运营,坚定了村“两委”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2006年,村里又建起了占地50余亩的农资大市场。

“从建设、经营,到发展壮大,农资大市场的推进可谓困难重重。”村委会主任李俊春感慨,怎么建、建什么类型的市场,一度让村“两委”班子绞尽脑汁。建成后,村里成立工作专班搞服务,为市场经营户办理各种证照,解决了用水、用电、车辆停放及卫生等一系列问题。农资市场全部出租,凭借每年收取的租金,村里不仅还清了陈年旧账,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商贸兴,工业旺,群众安居乐业。如今,七西村建起了学校、文化大院、村史馆、浴池、广场等,每年为村民发放福利,缴纳社保费、水电费,购买联合收割机免费收割小麦玉米。村里一位老党员表示:“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数代人奋斗的结果。我要告诉下一代,不要忘了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要接续奋斗,永远跟党走。”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