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科技助力“吨半粮” 盐碱地里创高产

庆云县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科技助力“吨半粮” 盐碱地里创高产

小麦测产

山东庆云(上海)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招商推介会

□本报记者王露本报通讯员吴思远

近日,一份关于庆云县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得到了省领导批示。

今年1月6日,庆云县改良盐碱地的典型做法,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昔日“盐碱地”今朝“新粮仓”,是庆云县坚决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有力见证。近年来,具有“18苦水村”的庆云县,持之以恒治水改碱,科技增产,通过探索“小田变大田”模式,积极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吨半粮”建设取得新突破。去年,粮食总产量31.66万吨,同比增长14.34%;5.2万亩“吨半粮”核心区玉米平均亩产达685.36公斤,创全县大面积单产水平历史新高。其中,示范区内常家镇北板营村玉米最高亩产达924.24公斤,刷新了庆云玉米单产纪录。庆云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联合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性转型项目试点单位。

创新驱动 逆天改命 盐碱地变新粮仓

金秋时节,碧空万里。9月14日,在庆云县严务乡河谷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现场,数千亩农田成方连片,田垄边泵站有条不紊地排盐排水,庄稼长势旺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沟渠密布、庄稼难长的盐碱地。

庆云县是典型的海浸区,县域面积501平方公里,其中苦水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8%,盐碱化耕地达5万余亩。近年来,庆云县通过整地改碱、科技排碱、改种降碱,先后改良盐碱化耕地3.2万亩、盐碱荒地1122亩。

“土质不好是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的先天短板,不能怨天尤人,躺平懈怠。我们抢抓今年我市入选全国整地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的历史机遇,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及配套农业设施提升工程,通过提升地力提高产量。”庆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国辉说。

今年以来,庆云县先后实施了铺设排水洗盐输水管道、输电线路、建设排盐防渗渠等工程,形成了“田成方、渠相通、路成网”的生态田园格局。创新暗管排碱技术,“大水灌”变身“管道排”。以地下管道代替过去渠道,改大水漫灌为微喷滴灌,通过节水灌溉、降盐排碱,持续优化农业生态。

“原来的泵站和沟渠灌溉效率不高,下渗严重,距离较远的地块常常缺水。现在的泵站就建在地头,出水也快,平均每亩节省时间50%以上,每到丰收季,大型机械作业也很方便。”尚堂镇纪王桥村村民李立军看着去年建设的1.62万亩高标准农田高兴地告诉记者。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2019年以来,庆云县建成高标准农田10.7万亩,高标准农田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面贯通水电路网、生态林网,确保土地成方连片经营后旱涝保收,提升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其中,尚堂镇正在打造3.2万亩“吨半粮”核心示范区,田成方、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格局已具雏形。

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同时,庆云县探索改良传统种植模式,使“盐碱白”焕发“生态绿”。“改地适种”与“改种适地”并举。该县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合作,开展多品系、多地域引种科研试验与产业化种植示范,引进优质水稻品种42个,优选出耐盐碱品种。探索北方“稻麦一年两熟”轮作种植模式。经测产,目前改良盐碱地水稻亩产可达650余公斤,小麦亩产500余公斤。今年1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山东德州改良盐碱地——“铆足劲多产粮、产好粮”》为题,刊发了庆云县改良盐碱地的典型做法。

零散地成示范方 规模种植效益增

尚堂镇南侯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全村土地发展规模种植、特色养殖,村集体年收入已过百万元,村内家家户户青砖瓦房,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日子越过越红火。

庆云县通过党建引领,全力推动“小田变大田”。通过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抱团发展,实现盐碱地改良与产业化发展有机融合。严务乡将小武村、单屯村等3000亩盐碱化耕地托管给河谷舜田公司规模经营,打造出“天隆优”“庆云香”等品牌,年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真正实现质效双丰收。徐园子乡亩均投资1800元,将小散碎的地块集中整治为成方连片的千亩田,完成“小田变大田”的改造,土地有效耕种面积从不足70%提高至90%。

近年来,庆云县通过规模化改造、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经营,统筹推进盐碱地开发利用,新增耕地6618亩,实现粮食年增产500余万公斤。

在做好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庆云县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保障,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利用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已建成县级三农服务中心,提供优质高效的农技培训、农资供销、农资配送等社会化服务。利用财政资金撬动,创建全省首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化试点县。培育发展各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240家,年社会化服务面积达40多万亩次。

扬长补短 叠加赋能 “吨半粮”建设高效推进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庆云县全面落实“书记抓粮”各项任务措施,高质高效推进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和统防统治工作,持续提升粮食产能。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书记抓粮”责任。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吨半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乡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均设置了指挥田,落实到核心区、示范区具体地块。明确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限,列入督导考核,扛牢打造样板田、示范田的政治责任。

聚焦粮食稳产保供,在常家镇和尚堂镇打造5.2万亩的“吨半粮”核心区,在严务乡和东辛店镇打造覆盖共计10万亩的“吨半粮”辐射区,将其他乡镇规划为总计20万亩的带动区。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三区联创”,全面开展“吨半粮”创建工作。

改善土壤肥力,挖掘土地潜能。大力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全县开展深松作业5万亩,对吨半粮核心区2万亩进行深耕深翻,不断提升地力;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采集土壤样品56个,制定发布小麦施肥配方6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位率达到100%;结合基层农技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积极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率达到100%,真正让“粮田”变“良田”。

加强技术推广,提升种植管理水平。落实技术长效帮包机制,由10余名农技专家组建“庄稼医生”团队,不间断开展巡回技术指导,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解惑答疑600余次,受益群众达5万余人,邀请省市级专家开展推技术、提单产等培训班22期,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3000人次。示范区落实供种、深耕、播种、配方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管理模式“六统一”技术,筛选出适合庆云种植的一批像农大372、东单1331、临麦9号、登海206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依靠科学管理提升创建成效。

产业招商效显绩优 现代农业强势突破

9月2日,山东庆云(上海)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办,现场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9.5亿元。

庆云县深入贯彻中央、省、市战略部署,围绕当好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全力做大做强做优现代农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聚焦上中下游产业,发挥“建、强、延、补”产业链思维,推动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成为现代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招商工作的“奠基石”和吸引外界投资的“强磁场”。

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品牌拉动、园区带动、政策撬动作用,着眼建设“直供京津冀、联动长三角、远销粤港澳”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超前谋划,明确了“高效生产型、外向营销型、产品生态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统筹推进“生产+加工+销售+物流”全要素融合,先后建成国家、省两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田园综合体,带动发展4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资10亿元建设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园、水发渤海农产品交易中心,实现现代农业“接二连三”。

庆云县还依托土地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引进培育了水发集团、庆裕集团、河谷舜田等现代农业企业,打造了10余个面积超千亩的粮食种植基地、蔬菜生产基地、优质杂粮种植基地,促成50余家合作社与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从土地租金、链条分红、就业收入等渠道带动农民和村集体双增收。

图片说明

①粮王获得三轮车奖品

②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吸引人们驻足

③庆云县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

④水稻收割

记者郭庆萍郭庆萍摄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