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新兰
我的老家在鲁西北农村,每年的中秋节,家乡散发着它独特淳朴的乡土气息,牵绊着无数在外的游子归心似箭。
中秋节这天大清早,婆婆就开始在小院的灶台前生火、拉风箱、烧劈柴,大铁锅里“咕嘟、咕嘟”沸腾着红烧排骨。待我们到家时,满院里飘着醇美的肉香。最高兴的是孩子们,一进院门就闻到大锅里冒出来的排骨香味,还故意使劲用鼻子嗅几下,然后在小院里相互追赶着满地撒欢。小孩儿最愿意去的地方是奶奶家的鸡窝,悄悄地蹲守在一旁,等待老母鸡红着脸走出来,骄傲地唱起“咯咯哒”离开后,迅速把带着体温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捧回屋,向大人们炫耀收获。
收获的季节,丰收不只在田野,老家的小院也硕果累累。院子门口迎宾墙连着一片葡萄架,吊着一串串纯天然有机葡萄“巨峰绿”,俨然一道引人入胜的画墙;院子当中一簇簇红艳如火的指甲花,既是小院绿色植物的清新点缀,又是小姑娘染红指甲的宝贝;院子周边几棵枣树结满红红的小枣,摘下来咬上一口,“嘎嘣”一声脆,那鲜美的滋味一直甜到心里;小院西侧又是另一番景色,一畦畦菜地长着丝瓜、茄子、秋葵、韭菜等,多种多样,长势分外喜人,一派郁郁葱葱的田园生活气息。望着眼前的小菜园,内心的幸福指数飙升。新一茬韭菜又该割了,每次都要带一些回城里包饺子。一根根翠绿细长的丝瓜蜿蜒着吊在瓜蔓上,嫩的丝瓜摘下来煸炒,老丝瓜把瓜皮剥开,里面是干净的乳白色瓜瓤,这可是刷锅洗碗的厨房好帮手。
孩子们嬉闹玩耍,大人们张罗午餐,叮叮当当、蒸煮煎炸,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演绎着美妙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充满农家气息的美味佳肴样样俱全,一场中秋盛宴即将开始。中午,一家人推杯换盏,饭桌上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大铁锅里蒸出来的馒头最好吃,用自家留的酵面头和面,吃着特别筋道有嚼劲,蘸着红烧排骨汤大快朵颐,唇齿留香。
午饭过后,孩子们又跑到院子里去摘果子。家庭主妇开始制作手工传统工艺美食——芝麻糖火烧,这是家乡人的中秋节特色面点习俗。醒发好的面揉完后切成面团,用擀面杖轧成圆饼,研成细末的红糖作馅包起来,轧成火烧形状,再拍上适量芝麻。拍芝麻这一步骤很关键,芝麻要拍满整个火烧,必须提前沾点水,一层厚厚的芝麻就稳稳妥妥附着在火烧表层。平底锅热后,掌握好火候,很快就烙出两面金黄的嘎渣儿。熟芝麻夹杂着焦糖,又香又甜的味道在小院里弥漫,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傍晚时分,是家乡祭秋的时刻。在院子正中央放好桌子,摆上月饼、香蕉、芝麻糖火烧、苹果、石榴等,还专门从地里拔来一捆豆秧,用来供奉月亮上的玉兔。放一挂鞭炮的习俗必不可少,预兆金秋的丰收。夜色渐浓,皎洁的月亮照亮了农家小院,仿佛给大地披上一层白色的轻纱。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美食,津津乐道着年景,其乐融融。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老人望着满堂儿孙,享受着天伦之乐。清风明月,满院飘香;人间团圆,尽在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