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县沙河子村自古以来名人辈出———— 兴家报国怀天下

王守忠(左一)在劳动现场

任德鹏在实验室

临邑县城明德广场上的王洽文化柱

20182年沙河子村村貌

本报记者李玉友 本报通讯员 邓吉收

  临邑县恒源街道原沙河子村位于临邑县城西南4公里处,人口千余人。据《临邑县自然村名录》记载,元末明初,王氏名琎同弟二公从登州府莱阳县车南坡骆驼王家迁此,隐居沙河北岸,故名沙河庄,后称沙河子。村子在明朝万历年间出了个按察副使王浩、兵部尚书王洽兄弟二人,尤以王洽名闻乡里。

  原村庄东西长约1500米,村西毗邻四分干,村东与临禹路相连接。人均耕地1.3亩,有王、马、张、刘、孙、任、杜等姓氏,以王姓为主。沙河子村人,世代以农耕为业,勤劳、诚实和善良,尊老爱幼,民风淳朴。

  2017年至2022年,位于城郊接合部的沙河子村,全村由平房改建成了宽敞、明亮、整洁的高档楼房,过上了安居乐业而又富足的小康生活。因王洽字涵仲,又字和仲,村名遂更改为和仲花园。

明代,王浩、王洽兄弟二人均考中进士,成治国能臣

  王洽(1569-1630),号葱岳。明万历十九年(1591),山东乡试,王洽与其兄王浩一起考中举人。二人的父亲王三迁,字养蒙,别号绍庭,以教书为业,死后入乡贤祠。王洽的哥哥王浩,字充伯,号配吾,二十三年(1595)中进士,历官户部陕西司主事、户部河南清吏司郎中、山西潞安府知府、河南按察司副使、磁州兵备。

  万历三十二年(1604),王洽考中进士,任直隶河间府东光县知县。万历三十三年(1605),父亲去世,回乡奔丧,守孝三年。三年之后,相继调任丘县知县和长垣知县。在任内,他遍访百姓,体察民情,兢兢业业。《崇祯实录》认为王洽,“廉能为一方最”。由此,被擢升为吏部稽勋司主事,后升任考功司郎中、转文选司郎中。

  王洽在吏部工作期间,作风正派,主持正义,积极为朝廷选拔人才,使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官员得到提升。因成绩显著,又被擢升太常少卿,后转右佥都御史。天启三年(1623),浙江发大水,时任右佥都御史的王洽奉旨巡抚浙江。他通过深入百姓,亲查灾情,组织灾民抗灾自救,同时开仓赈济灾民,使人民生活很快得以安定。王洽因治水有功,在他回京复命时,浙江百姓十里跪送。独霸朝政的奸党魏忠贤对此十分妒忌。他诬陷王洽开官仓放粮赈灾,虽“疏请蠲赈”,但突出的是自己的功劳,没有“尊君”,有不忠之嫌。天启五年四月,王洽被革职,回归故里。

  崇祯皇帝登基后,诛杀魏忠贤及其奸党。崇祯元年(1628),王洽复职,任工部右侍郎。崇祯皇帝召见众臣时,因惊奇王洽仪表堂堂,相貌不凡,当即擢升兵部尚书,官居正二品,负责管理全国的军事和武备。

  2013年,临邑县政府在县城南修建明德文化广场,分别为16位历史名人树起了高大气魄的文化柱,其中就有气宇轩昂、清廉亢直的治国能臣王洽。

众多抗日青年血洒疆场,7人壮烈牺牲

  沙河子村的青年,位卑未敢忘忧国,当中华民族遭遇外侮,积极报名参军入伍,在血雨腥风的抗日战场上,前赴后继,奋勇杀敌,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诗篇。

  据《临邑抗日烽火烈士英名录》记载,沙河子村先后有7位青年为国捐躯,分别牺牲在临邑境内的小刘家、王楼、马平水以及县域外的商河、平原张士府战斗中。请记住他们的英名吧,他们是王延让(1920- 1943),王向升(19241943.1),王念全(1927.6-1945.9),王念群(1925-1945),王春清(1924-1943),王守斌(1923-1943.1)和王成年(19241943.12)。受伤的有王守武、王守仁、王木元、王守文等人。据已花甲之年的王成华回忆,父亲王守武在世时,经常念叨那些一块儿扛起枪走出村,而后倒在了战场上的战友们。每每讲起,那昏花的双眼里就浸满晶莹的泪花。

  令王成华记忆犹新的是父亲王守武时常讲起的“血战王楼”那场惨烈战斗。1943年1月25日,冀鲁边区二地委、二专署、二军分区,正在齐济县(1944年1月撤销)的皂户李村,召开全区县以上党政军干部会议,总计千余人。日军纠集驻济南、惠民、临邑、济阳、商河、禹城、齐河等地的日伪军5000余人,对鲁北进行“拉网”“合围”大扫荡。与会人员突然被合围,与会领导立即决定,兵分两路突围。

  时任二军分区基干一连副连长的王守武和另一个排共100多名战士,负责阻击牵制敌人。在经过与数倍于我的日伪军一番激战后,得知大部队已冲出包围圈。这时,他和战士们杀开一条血路,突出了重围。当部队撤退至临邑县夏口镇王楼村时,又与装备精良,数十倍于我的敌人遭遇。激战在王楼村北的洼地、场院边展开。

  下午3时许,鹅毛大雪从天而降。他们在击退敌人数次进攻后,子弹打光,就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战况之惨烈可谓不堪回首。此战毙敌200余人,伤200余人。他们连和另一个排,除他和5名战士负伤被老百姓救起侥幸活下来外,其余100余人全部殉国。他的右肩膀被敌人刺刀穿过,落下终身残疾。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沙河子村的青年表现依然令人动容。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有3位:王念有(1919-1948.9),王念环(1927-1948),王念山(1925-1947)。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负伤的有王念贵和王念遵。

  新中国成立后,王守武的儿子王成华、孙子王绍龙,先后入伍,一家三代都是军人,都是党员。儿子和孙子在部队服役期间,屡获嘉奖,真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石油铁人”王守忠,航天栋梁任德鹏为家乡争光

  沙河子村村民一边辛勤耕作,勤俭持家,一边激励儿女发奋读书,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村里除出了马玉禄和王念金这两名农民企业家外,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还有王守忠和任德鹏等人。

  王守忠,这是一个在新疆油气田领域非常“红火”的人,他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石油铁人”。他出生于1947年,1966年只有19岁的他,就积极报名参加到为祖国找石油的工作中。之后的40个春秋里,他头戴铝盔,风餐露宿,跟随石油勘探普查队伍,从万里冰封的东北雪原,到人迹罕至的广袤青海,再到戈壁沙滩的大漠新疆,转战大半个中国,为祖国的石油勘探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1984年国庆节前夕,《人民日报》以《沙漠春雷》为题,对我国石油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塔里木沙参2井进行了详尽的报道。王守忠所在的6008钻井队正是钻探沙参2井的主角。在这次钻探作业中,时年37岁、担任队长的他,几次抢险,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前。面对烈火炎炎,他站在火势最猛处,任凭熊熊烈焰炙烤着皮肤,热油灼烫着腿脚,衣帽烧破了,毛发烧焦了,皮肤烧伤了,他全然不顾。历经56个日夜的奋战,在塔里木盆地终于打出一口高产油气井,为国家增了光、添了彩。从此,被人们冠以“石油铁人”的美誉。

  他所在的工作单位——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这样评价他:“在塔里木,王守忠几乎参加了每一次制服井喷的艰苦工作。因此,可以说,他寻找石油的足迹,是由许多生与死的经历构成的。”国家多次给他各种褒奖:1985年1月,被授予“地质矿产部劳动模范”;1985年8月,被授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1989年9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3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又被授予“地质矿产部特等劳动模范”。

  如果说王守忠的追求是钻地寻宝,那么任德鹏的向往就是问天探路。

  任德鹏,1976年7月生,200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现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副总工程师。是嫦娥五号探测器总体主任设计师。

  人们不会忘记,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的预选着陆区时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嫦娥”在经过了几十万公里的长途奔波后,仍不敢有半点松懈,确认状态正常后,随即展开了太阳翼、解锁采样装置,准备执行此行最核心的任务——月球样本采样封装。距月球38万公里之遥的地球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任务支持中心,时年44岁的任德鹏坐在第一排,对着大屏幕,正遥控指挥嫦娥五号在月面钻采取样及封装,此刻他就像是一位“月球挖掘机司机”。自从2005年哈工大博士毕业来到五院工作后,他参与了嫦娥二号、三号、五号的研制工作,已是国家航天领域里的栋梁之材。

  古往今来,沙河子村人,一直是心怀梦想,干事创业,为国家效力,为家乡增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