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宽云
过去农村人常说一辈子有三件大事:红事、白事、盖房,其中盖房最艰难。
为什么过去的农村盖房艰难?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微薄。“鸡腚眼子当银行”,就是农村人挣个活泛钱的生动写照。像盖房这种大宗花销,通常是掏空家底还得拉饥荒,所以必须靠长年累月地攒,不光攒钱,还要攒物,能不花钱的就不花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垫宅基极少有花钱雇人的,有的想请人帮忙又管不起饭,于是就靠着长工夫自己垫。有的宅基在深坑里,需要长年累月推车运土,有的甚至用筐背土垫平。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类似这样的条件想盖房,筹备10年以上也很常见。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农村基本上都是盖土房,用砖很少,最值钱的是檩梁门窗。为了节省这项花销,农村人历来习惯在房前屋后种树,“小时种上树,大了有屋住。”“家有百棵树,不愁吃穿住”。这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积攒方式。
盖土房要用不少麦秸。麦秸能做牲口饲料,不能私自动用,但可以买或用干草换。那时候农村的大人和孩子经常拔草,晒干后卖给公社兽医站。准备盖房的会留存大量的干草,到时一斤换一斤。这种换法,生产队和饲养员也乐意,因为牲畜更喜欢吃干草。这类情景正应了农村人常说的那句话:“货换货,两头乐。”
过去农村盖房除了攒钱、攒物,还需要攒人缘。盖座房子有好几道环节,哪一环少了几十人也转不流畅。没钱雇人,就靠众人义务帮忙了。如果一家人经常实心实意地给别人帮忙,这时候就会换来很多人热心地回报。
乡情最纯朴,大家同在一片天地里起早贪黑,遇到盖房这种大事,都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大家帮忙垫宅基和盖房,只需管饭就行,中午一顿大锅菜就是盛宴。洇宅基和打夯基本上就是白帮忙,而且为了不耽误下地干活,洇宅基通常选在早晨,事主事先招呼一声,全村的青壮年男子就会挑着水桶,到附近的湾里或河里挑上水,一条长龙似的将水倒在新垫的地基上;打夯通常选在晚上,8人一组,轮番上阵,歇人不歇夯。这两个环节,事主只需准备烟茶就行。烟通常是烟叶加烟纸,谁抽谁卷;茶通常是开水里放上几颗烤煳的干枣,又香又甜,不忌冷热,茶壶茶碗放在小方桌上,谁喝谁倒。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盖房还需要叫人帮忙。但毕竟生活水平提高了,洇宅基、打夯都开始管饭了,时间上自主选择,也不再起早贪黑了。同期多数家庭常吃粗粮,但事主为了感激大家的热心帮忙,宁肯节衣缩食也要把饼子、窝头换成馒头,每天晚上都有酒,菜肴也尽量搞得丰盛一点。这样一来,帮忙的人就等于天天改善伙食了。
过去农村一家盖房就像全村有了喜事。奠基、上梁又喝酒又放鞭炮,仿佛过节一般;“打夯号子”“上梁歌”,抑扬顿挫像唱戏,老人孩子都被引来看热闹。借这个场面,帮忙干活的人们往往会叫个号,排队挑水的马上一溜小跑,打夯的能把石夯抛起两人高。越是在村里威望高的人,帮忙的人越多,大伙儿干得越起劲儿。这种火爆的场面会对一些人起到警示作用,尤其是那些自私、懒惰、冷漠、霸道的人,当他们请人帮忙时,大家就会联合起来晾他的台。这些人摔了跟头慌了神,只好去找村干部说和求情。村干部指出他们的缺点,最后给一个补过的机会:请大伙儿吃顿筵席,酒好一点,菜别孬了,用行动表示道歉。这些人应允后,村干部再来说服大家点到为止、以和为贵,忙还是要帮的。于是,事主远接高迎,殷切招待,大家不咎既往,和好如初。最终合力盖成新房,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