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慢悠

杨慧

城市越大,人,越显得忙碌,马不停蹄,争分夺秒,似乎永远也难以抵达目的地。

看吧,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车里车外的人无不行色匆匆,恨不得插上翅膀,安上风火轮,把别的车子别的人给远远甩到后面去。这种假想,也算是抢得了某种先机——在心理优势上添加了一只砝码。

人在城市,就得适应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否则,残酷的竞争法则,会把那些跟不上趟且安于现状者,给淘汰出局。城市,不养懒人,不养闲人,也不养慢人。

城市,只喜欢真正意义上的快闪客。

急如星火的城市,也有放慢速度的时候。遇到高峰期,那么多的车,那么多的人,把宽阔的大街挤成一根细细的线。这只是表象,车里车外的人,心里的那个急呀,带动路面跟着紧张起来了。严重拥堵,大大加剧了心烦气躁。

人在城市,尤其怀念渐行渐远的慢悠。

慢悠,何处寻觅?去远天远地的乡村吧。

走出钢筋水泥混凝土烧铸的城市丛林,像古往今来的农人一样置身原生态的山川田野间,静心感受水稻、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等庄稼,还有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韭菜等各种蔬菜的生长过程,怎一个慢悠了得!

如果没有层层递进的二十四节气暗自相逼,也许是“今年的稻麦明年收”。反正,慢悠总有慢悠的道理。

再看乡村的主人吧。即使在割麦收稻的节骨眼上,他们磨镰,也是慢悠慢悠的。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毛毛糙糙磨出的镰刀,很容易钝掉,对不起熟得炸粒的庄稼啊。

农闲季节,农人们像轮耕地一样休养生息,把慢悠推到了极致。他们要么喝点小酒,要么唱点小曲。前者,咂出的滋味,极其悠长,如手摇纺纱机上一贯到底的纱;后者,土腔土调自多情,吼出的一嗓子,绕梁三日……

慢悠是乡村的魂。城里人来到乡村,如捡宝一般把慢悠带回城市,一眨眼的工夫,消失得无影无踪。

闭上眼睛想一想,内容丰富的餐桌上,鸡鸭鱼肉,应有尽有,烹调手艺,无可挑剔,却很难吃到原味;排山倒海的出版物,封面设计,尽善尽美,标题制作,抓人眼球,但真正值得看的,却没有几本,许多被炒得很红的书,通常是看过便忘。

面对速成式、快餐式的流水作业,慢悠,愈发显得难能可贵。

慢悠,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越来越值得怀念。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