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凤1988年生于德州市袁桥镇王官村一个贫穷的家庭,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农业大学录取。面对贫寒的家境和操劳的父母,她却不顾大家的劝阻毅然退学务工,补贴家用。当时她说:“是金子总会发光,我只想尽我所能为家庭为国家做贡献,我去哪里工作都一样。”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她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这句话,她总能够出现在家庭和集体需要她的地方,默默奉献,永远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上孝父母公婆,下爱子女甥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自己的言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2014年嫁到孝攒店村后,她就开始用坚韧撑起整个家庭。婚后家里非常困难,她却一句抱怨也没有,与丈夫相互扶持,埋头苦干,就这样日子渐渐有了起色。身高1.6米的她,体重却只有40多公斤,人虽然瘦,干起活来却是一个顶俩。后来为响应国家的城市化建设,务农的她毅然决然去了工厂,干一行爱一行,每个岗位都说兢兢业业做到最好。人们都问她怎么每天都这么有精气神,想来肯定是勤劳的缘故。可谓闻鸡起舞奏晨曲,勤俭持家奔小康。衣食住行依旧朴素,时刻想着自己做些劳动,不肯闲着。
在婚后的十多年里,孝顺公婆,夫妻相敬,姑嫂相助,妯娌相亲。邻居一位老人说:“我见过那么多的家庭,可从来没见过这样孝顺的媳妇。“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代在发展,孝子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但孝子身上彰显的美德却是亘古不变的。十年如一日的尽心孝顺父母公婆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多年操劳早已积劳成疾,颈椎腰椎疾病严重,却是这样一个不良于行的人,去把大孝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致孝的佳话。
隔三岔五地做好吃的送过去。由于丈夫工作忙,往往回家就很晚了,孙桂荣便时常提醒他去父亲家里坐坐,和他说说话。她的母亲也是一个独立的人,现在坚持独居家中。孙桂荣不放心,每隔三天便去母亲家住一天一夜,给母亲做做饭,领着母亲出来晒太阳,散散步。她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我很庆幸能陪伴在母亲身边,苦也是甜”。对于当时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两位老人幸福的安度晚年。为了让两位老人过得舒心,在平时生活中,确实做到了百善孝为先。侍奉老人体贴入微,精心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和心理健康。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由于丈夫工作很忙,家里的事情便落到了孙桂荣的肩上,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外,她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丈夫。可谓是夫妻相敬,姑嫂相助,妯娌相亲。
李义凤为人勤劳肯干,拥有一颗热心肠,不仅通过自己双手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对邻居也是有啥忙能帮就帮,在村里拥有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