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马仁瑀——英勇为将清正为官

□修广利 乔明德

马仁瑀(933—983),大名府夏津县(今德州市夏津县)人,北宋开国功臣之一,《宋史》有传。

五代时期,当时还是将领的后周太祖郭威奉命率军镇守邺城。马仁瑀当时只有十六岁,郭威听说他勇猛善射,下令召见他,一番交谈后,对他非常欣赏,将其留在自己身边为将。后周初年,马仁瑀官任内殿直,率禁军护从皇帝,拱卫京师。

显德元年(954),周世宗嗣位,命卫士在院中习射,马仁瑀弓力最劲,所发多中,受赐锦袍、银带。当时,北汉世祖刘崇入侵后周,周世宗率军亲征高平,周军战事不利,将领们大多退却。危急时刻,马仁瑀对众将说:“主公受辱大臣死,要我们这些军人做什么?”随后跃马出阵,拉弓搭箭,挺身向前射杀敌军。他一马当先,勇猛无敌,连杀几十名北汉士兵,周军士气大振,乘胜追击敌军,刘崇被打得大败而逃。此战马仁瑀因功被周世宗擢升为皇帝亲兵直指挥使,回京师以后,周世宗又提拔他为散员都指挥使。随后,马仁瑀跟从周世宗进攻南唐的淮南,到了楚州后,攻打水寨。因为南唐猛将张彦卿拼死抵抗,楚州之战异常激烈。双方矢石如雨,甚至展开了街巷肉搏战,到处血肉横飞。淮南平定后,马仁瑀身受几十处创伤,周世宗命御医给他良药,又提升他为内殿直都虞候。

北宋建立以后,马仁瑀被授为都指挥使。他随宋太祖东征西讨,率军收复荆湖等地,平定川蜀,屡立战功,后出任密州(今莒南、胶县一带)防御使。后来宋太祖征战晋阳的时候,令马仁瑀统兵到上谷、渔阳巡边,防御契丹。因为马仁瑀治边恩威并济,契丹畏服不敢出来,马仁瑀趁机率军俘获了牛羊几万头,确保了边境安定。

开宝四年(971),马仁瑀任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防御使。他的大哥早亡,留有一子由他抚养,马仁瑀因为平时忙于军营事务,无暇管教侄子。其侄平日行为放荡,养成了为非作歹的习性。有一天,侄子醉酒后无故将一个过路年轻人打死,被抱打不平的人们扭送到了县衙。按照当时的法律,其侄是应当判处死刑的。马仁瑀的一名部下得知此事后,威吓死者的老父对官府编谎,要求死者的老父说只是酒后误伤而已,希望以过失杀伤论处。马仁瑀听说这件事后怒不可遏,先严厉斥责了部下,随后派人到县衙传达了他的意见:“依法办案,杀人偿命!”依法将自己侄子处死后,马仁瑀又派人为老人料理了儿子的丧事,并安排好日后的生活。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统率大军御驾亲征,讨伐太原的北汉政权,令马仁瑀等将领分兵猛烈攻城,灭亡了北汉。后来,北宋出兵进攻幽州(北京)时,宋太宗又命马仁瑀率禁军攻击契丹军于卢龙以北,马仁瑀率军英勇作战,契丹兵溃败。班师以后,马仁瑀因战功升迁为朔州观察使,并署理瀛州军务。

太平兴国七年(982),马仁瑀因病去世,终年五十岁。朝廷追赠马仁瑀为河西军节度,并抚恤亲属,以示对其卓著战功、清正为官的褒奖。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