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星
2013年笔者在省外一家博物馆看到,该馆在展出邢侗书法作品时,在作品旁侧所做说明,说邢侗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山东临青人”。
邢侗何许人也
山东有个“临青”吗?答案是否定的。山东有个临清市,隶属于聊城市,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期,临清凭借大运河漕运兴盛而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中国30个大城市之一,素有“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美誉。在明代,出过嘉隆年间的著名诗人书法家谢榛,和嘉靖年间的文学家书法家方元焕。
临清的相关正规史料中,并没有关于邢侗的记载。
邢侗究竟是何许人也?
各种资料文献和媒体上都是这么介绍邢侗的: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自号啖面生、方山道民,晚号来禽济源山主,世尊称来禽夫子。临邑(今属山东德州)人。明万历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太仆寺少卿。善画,能诗文,工书,书法为海内外所珍视。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晚明四大家”。
邢侗生于临邑县万柳村(今临邑镇邢柳行村)一个书香门第。他资秉聪慧,七岁能作擘窠大书,剑拔弩张,气势生动;十三岁作雅宜(王宠)楷书;家多藏书,十四岁能读所藏。邹督学安福至济南,见邢侗楷书道:“此儿书法有前辈风,是天下才也!”召至济南泺源书院读书,传为齐中美谈。十八岁考取拔贡,隆庆四年(1570)应诏进京,尽友天下士,学日益博,考中京闱举人。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进士,次年,任南宫知县。万历十一年(1583)按三吴(今苏州、常州、湖州一带),后升任湖广参议。在升任陕西太仆寺少卿当年5月辞官归乡,筑来禽馆等二十六景名“烁园”,身于其中,攻读习书26年。邢侗家资巨万,在古犁匠修建“来禽馆”,减产奉客,以致家道中落。他擅诗文,书画尤为精妙,时有“北邢南董”之称,又有邢、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之誉。明代史孝先在《来禽馆集小引》中说,“侗法书工诸体,章、怀、柳、索、虞、米、褚、赵,规模肖像,咄咄逼人。”
书法世界珍藏
邢侗的书法成就,为社会所公认。特别其行书为海内外所珍。万历令内竖以邢侗字扇进览,为击节称赏,命女史学其书,遂置以图记。今伦敦博物馆、日本、东南亚诸国皆存其迹。除故宫博物院外,上海、长春、四川、湖北等博物馆皆有存迹;台湾博物馆存其书作六帧,存其妹慈静《莲瓣观音图》一帧。可惜在他的故乡临邑,历经风雨、兵燹,邢侗纪念馆仅存其墨迹中堂一幅。
邢侗知南宫时,即主纂了《南宫县志》,万历十六年(1588)应聘纂修了《武定州志》十五卷,四册,约十万言,体例完备,论述精辟,成为名志。万历十九年(1591),应临邑知县刘承忠聘,创修了《临邑县志》十六卷,四万字。其散著如“拟古十篇”,补史佚之文,未免过于深奥,“似比古人还古”。更有些通俗佳作,如《与季弟论文》、《半舫斋记》等,结为《来禽馆集》二十九卷。至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抄入《四库全书》。邢侗著有《书札卷》、《来禽馆集》等。有《石莒蒲图》扇面,现存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籍贯以讹传讹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既然邢侗是山东德州临邑籍的明代著名书法家,省外那家博物馆为什么在关于邢侗书法作品所附简介上把邢侗的籍贯说成了山东临清了,并且还误写成“临青”呢?
我查阅资料始知:民国年间,一部《中华人名大辞典》说邢侗是“山东临清人”,以致很多不明事理的撰文者,人言亦言,以讹传讹。还有的竟然介绍说“邢侗是山东临邑(今临清)人”。足见对地理位置的不谙。
在那家博物馆展出的作品中,邢侗的书法作品置于显著位置,我注意到了这个关于邢侗的简介有不当之处,于是写下以上文字,以正视听,并伺机示以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