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谣”不可及》 论政府“综合拳”治理网络环境

德州新闻网讯 (田丰 李敏)

年初,德州市委网信办原创辟谣作品《“谣”不可及》在2023年度山东省网络辟谣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特等奖。该作品以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形式,将创意短剧与说唱歌曲相结合,借助国家“清朗”行动成果数据,辅以动画、新闻报道等内容,在绘声绘色讲述造谣传谣、恶意诽谤等谣言形式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发展的危害性的同时,呼吁公众提高网络谣言辨别能力,切勿造谣传谣,争当“网络安全卫士”。该作品对网络媒介鉴别网络谣言、发挥媒介主体责任具有启示作用,充分反映了公众对乌烟瘴气的网络空间的厌恶以及对美好网络空间的向往。

“三人成虎”“众议成林,无翼而飞”“微博一转,围观万千”等古现代俗语都能说明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扩散性强等特点以及网络谣言对个人与社会的危害。如今,互联网用户借助电脑、手机等信息传播工具快速传播无从证实的新闻、留言、诽谤、假情报等错误信息,并在传播过程中按自己的想象添加虚构情节,一段合成视频、一篇猎奇文章、一个“博眼球”标题都有可能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发酵,形成独特的舆论场渗透到公共政策、民生问题、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多个公众重点关注的领域,影响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与社会稳定,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环境治理,由中央网信办牵头开展了一系列针对网络谣言的专项行动。各地政府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网络舆论生态建设纳入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

网络谣言的危害

网络谣言加剧社会恐慌。

2023年,“95后”女大学生郑灵华因“一头粉色头发”被打上“荡妇”“卖淫女”“学历造假”等标签,自此经受了半年之久的网络暴力,后患上抑郁症而离世;3月是流感高发季节,一些造谣者为吸引眼球,利用公众“宁可信其有”的心理传播“上海有医生感染禽流感死亡”“奥司他韦是治疗感冒的‘万能神药’”等医疗健康类谣言,这些谣言抓住公众经历新冠疫情后对感染病毒的恐惧心理,以夸张的标题博取关注,达到贩卖焦虑、获取流量的目的,加剧了社会恐慌。

网络谣言引发社会信任危机。

2022年2月,一名自称河北省衡水市桃城中学学生的用户发文称桃城中学存在违规组织考试、教师体罚学生与言语侮辱学生等情况,其中初中部教师猥亵女学生的舆情迅速发酵,一些网络媒体跟进报道后将舆情热度推向最高值,此后大量爆料信息涌入舆论场,“网传桃城中学拿出1.8亿压热搜”等信息促使网民愤慨情绪被层层推高。2023年2月,一些造谣者为获得网民关注,突破道德底线以“假慈善”“假公益”等方式摆拍卖惨博取同情,“某主播向四川凉山独居老人发数千元现金”“四川一女子因30万元彩礼答应相亲,隔天就与男子结婚”“安徽一女子被前夫暴打”等热会热点事件均为表演炒作,这些网络谣言消耗了民众的同情心,在一定程度上侵蚀民众对社会的信任感。

网络谣言损害国家形象。

2022年2月,个别西方媒体未经证实发布“首钢滑雪场大跳台是核电站”的歪曲报道;“中国远洋渔业过度捕捞、破坏海洋生态”的传言一度沸沸扬扬,但真实情况却是中国人吃鱼主要靠养殖而非捕捞。相关谣言严重背离事实。2023年3月上旬,一些美西方媒体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刻意将矛头对准中国,编造耸人听闻的假消息,将中国北方地区春季随处可见的“杨树花”歪曲报道成“虫子”,诬称“中国遭遇生物灾难”。这些严重背离事实真相的网络谣言通常伴随国际重大事件、热点舆情等时间节点出现,企图用虚假报道来抹黑中国形象,引起世界公众对中国不满,降低中国国际话语权。

网络谣言的治理建议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

首先,越是影响力大的事件,传播空间越大,如果政府部门能在第一时间将相关事件的进展及解决措施准确、全面地公布于众,公众才能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其次,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一部分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心存侥幸,政府部门必须完善网络法规,用法律引导和规范个人及网站平台的网络行为。最后,各级政府部门都应当重视网络谣言管控工作,建立协调统一的网络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多渠道监测收集网络舆情信息预防网络谣言的生成与传播。

加强媒体平台的监督和管理。

近年来,新闻媒体的商业特性日益凸显,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现象导致新闻媒体公信力确实,因此,新闻媒体从业者应当严格审核信息来源,尤其是严格审查匿名消息来源,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不应为出名或是完成工作量而使用未经证实的信息编造虚假新闻。同时,加强对自媒体账号的管控力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一些缺乏基本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网民为博得关注、发泄情绪而编造的网络谣言。

提高公众的道德和法律意识。

要深入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团结友爱、和睦共处的良好氛围。防范和治理网络谣言,还应该在全社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帮助公众树立科学系统的法律知识,提升辨别网络谣言的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