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国防刘士平

□刘其强

1945年6月,刘士平出生于夏津县郑保屯镇珠中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弟兄三个,他排行老三。上世纪50年代,他在珠泉屯完小毕业,后回村务农。在生产队,他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苦活累活抢着干,是出了名的“老黄牛”。因工作出色,1960年,他加入团组织,积极协助大队党支部做好青年工作,连年被评为优秀团员,成为当时珠中大队党支部后备干部。

1964年,他响应祖国号召,积极报名参军,成为原济南军区六一七七部队四十四分队的一名战士。这是一支工程兵部队,主要从事国防工程施工。在部队,由于工作积极,得到部队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参军不到一年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连续三年被所在部队评为“五好战士”,家里多次收到他的喜报,其模范事迹广为流传。

1970年3月,他所在的部队根据上级命令在枣庄执行坑道施工任务。一天凌晨四点多,坑道即将全线贯通,但出现一处险工段,他当时是七班长,带领七班会同五班接班时,准备打一次突击排除险情,他让其他战友躲到坑道外,自己带两名战士进坑道排险。进去后,让一名江苏籍战士负责瞭望,另一名泰安籍战士到相对安全位置,他把生命安全置之度外,排险时不幸发生坑道塌方,被一块八仙桌大小的巨石击中。事故发生后,战友们迅速把他从现场抢救出来,紧急送往枣庄煤矿医院,但因伤情严重,抢救无效光荣牺牲。这时,他担任排长的任命已下达至营部。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5岁。同年被部队批准为革命烈士。灵柩回村下葬时,在村外一处大队的场院里,部队和地方为他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

2015年9月10日落成的“夏津县革命烈士陵园”中,夏津革命烈士英名录有他的名字,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墓园中有他的衣冠冢。他是全县908名革命烈士之一。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战争时期需要英雄挺身而出,和平年代需要英雄挺起民族脊梁。刘士平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那舍己为人、献身国防事业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崇高风范,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