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着“花杠”进校园

花杠舞第五代传承人崔振江带领高年级学生练习花杠舞行进队形

指导学生“顶杠”技巧

老师为学生讲解花杠的寓意

“检验”花杠舞学习成果

通过阅读校本教材《武城花杠舞》,了解花杠舞历史

□记者杨戈 通讯员李帅摄影报道

近日,山东省公布了“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名单,德州武城抬花杠进校园成功入选。

花杠舞是一种源于武城县老城镇南屯乡的民俗表演,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花杠舞道具由杠柜、杠杆两部分组成,柜上扎着纸花,棉花、玉米、大豆等镶嵌其中,象征着五谷丰登,顶端竖着一个鸡毛掸子,象征着吉星高照,下方围着一圈红绸子,象征着红红火火。其表演形式为两人抬一杠,头顶杠、转换肩、颤转背、蹲挖步等动作演绎出特色舞步,赏心悦目的同时,承载着群众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南屯小学于2016年引入“非遗进校园传承入童心”项目,组建师资队伍,编制了《武城花杠舞》校本教材,把花杠等道具比例缩小,让全年龄段学生均能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如今南屯小学已有7届百余名学生承袭了花杠舞技艺。

“我们将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三进’活动,开设非遗体验课、成立非遗培训实践基地等,重点吸纳年轻人体验、参与,确保非遗文化薪火相传,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得以弘扬。”武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东博表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