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

□赵静 张宁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一性质决定了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从马克思的“为人类而工作”,到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历史在不断沿革,党的人民性在不断传承。

马克思提出“为人类而工作”时只有17岁,他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却从不考虑如何改善个人的生活状况。他一生穷困潦倒,却耗尽几十年心血创造性地建立了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就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是让“让全世界受苦的人”“做天下的主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本质的特征,这一红色基因直接传承给了后世的各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现实决定了这个党必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首先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了初心和使命而矢志不渝的历史。从1921年至今,100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实现了完美的“三级跳”:建立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进入新时代,让中国人民强起来。历史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无论做出多么大的牺牲,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

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那么,作为领导这场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呢?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个回答振聋发聩,既是习近平总书记“赤子之心”的生动写照,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精神、“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等所承载的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共产党人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任何私利可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性的具体表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担当。党的十九大不仅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命题,而且形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略;不仅规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而且明确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这些内容的提出,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时代,同时也为人类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从“为人类而工作”到“为人民服务”再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一脉相承的,这个“脉”就是党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党心中有民,民心中有党,民心向背是革命成败的关键。中华民族在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下实现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齐河县委党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