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香注解盛夏的清欢

闫慧芳

“纸屏瓦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在暑气蒸腾的夏日,读书是最安逸的乐事了。

常言道,心静自然凉。相比于空调向皮肤吹来的森森冷气,我更喜欢读书时从内心中自行生出的丝丝凉意。平日里,坐在家中,看着窗外烈日炙烤大地,听着聒噪的蝉鸣一呼百应,热风吹来时,心中满是烦躁。但读书时,心神完全沉浸在墨香之中,游走于文字营造出的唯美、古典的意境里。即使桌上没有香茗,也会安静地品读精妙的诗词。

于是,蝉鸣渐渐成了背景,你也无需再对抗暑气,而是融入了书中这片天地的温度中。你尽情地体会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熏风初入弦”的安闲与惬意;在“水晶帘动微风起”的时候,耸动鼻子,嗅到了“满架蔷薇一院香”;细细地感受“梅子留酸软齿牙”时津液的涌动,味蕾传来的快乐让你的眉眼也弯了下来;时不时地抬起头,“闲看儿童捉柳花”,这闷热的人间,在书香的洗礼下,变得清新而富有活力。

有人说,每本书里都封印着一个灵魂,等待合适的时机与你相遇。读书,让人得以跨越时间,去旁观、去代入另一个灵魂,与世界对峙、和解与拥抱。

在一本本书中,我饱览生命的万种风情,体会着世间的人情冷暖,一颗心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而或热烈或舒缓地跳动,灵魂则早已穿梭到某个不知名的时空,行走在文字里的另一个季节里。

读书不仅仅是阅读的过程,还包含了回味的过程。将书中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感悟一点点地消化,将作者所表达的喜悦、愤怒、悲伤与感动收藏在内心柔软的角落。就像一片片叶子托着我们向天空攀援而去,就像一片片羽毛从身后的羽翼上萌生出来,让我们拥有飞得更高的力量。站在一本本书上,背靠着无数的先贤哲人,我们学会了接纳柴米油盐的世俗生活,学会了在平凡中耕耘自己的诗和远方,学会了如何将砂砾孕育成珍珠……自然而然地,我们也就拥有了在汗涔涔的夏天,从内心深处自行生出凉意的本领。

朱熹有诗道:“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我想,这是对盛夏读书之乐最好的表达了。闷热的夏日,用书香为生活添上一抹安逸的快乐。那书页翻动的声音,毫不逊色于一曲瑶琴的优美与悦耳。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