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如家庭:孝老爱亲好家风和谐家庭传佳话


在齐河县表白寺镇王家村有这样一家人:在生活中,他们关爱他人,热心公益事业;在工作中,他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家庭中,他们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这就是荣获“第一届山东省文明家庭”荣誉称号的王洪如家庭。

王洪如家与一般人家的北屋正房独立成间不同。他家的三间北屋东西贯通,屋内家具简单,两张东西相对的大床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为了方便照顾俺婶子,就把三间屋打通了。”王洪如的父亲兄弟两个,叔叔王银涛和婶子孙学英膝下无子女。“叔婶是长辈,又没有孩子,照顾他们是俺们的本分。”王洪如说。

父母在世时,王洪如和妻子陈富贵就经常去叔婶家帮忙,父母去世后,他们更是将叔婶当作父母一样照顾。王洪如夫妇在叔叔去世后,尽心尽力照顾婶子。虽然当时他们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但他们变着法儿给婶子做好吃的,自己却省吃俭用。

婶子年纪大了,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他们夫妻两人不仅从生活上关心老人,为老人端屎端尿,从不喊脏喊累;还从精神上关心老人,一有时间就陪着她散步、聊天。而当时王洪如夫妻两人也已步入古稀之年,他们多年来细心照顾婶子的事迹在十里八村被传为佳话。“洪如对他婶子真是没话说,和亲生儿子一样孝顺。”邻居方永新竖起大拇指。

“在俺心里,早就把婶子当成了亲娘。”王洪如说。在婶子生病期间,他们夫妻俩抢挑重担、悉心照料,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快乐。在此期间他们任劳任怨,一直到2019年婶子去世。在其夫妻两人的影响下,儿子和儿媳对他们两位也是非常孝顺,在他们大家庭里,流传着一句话——“百善孝为先”。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一家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同时,夫妻两人还经常教育晚辈珍惜粮食,倡导一菜一饭。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祺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