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您了,大姨

井凤燕

我那94岁的大姨,已经离开我们5个月了,我好想她啊!

我的大姨不是亲姨,却胜似亲姨。是她介绍了我父母相识,才有了我的家!

我小时候,只要见到我们两个,她就会给我们好吃的。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她生活的也是捉襟见肘,可她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我们。15岁那年,妈妈生病住院,她知道后,放下家里所有的事情,来到我家,陪伴我和妹妹,给我们做饭,直到妈妈出院,她才放心回家。2009年,我的宝宝出生,大姨当时已经86岁了,眼睛看东西已经有些模糊了,可她又拾起年轻时给孩子做棉衣的伙计,借助中午最充足的阳光,滴着眼药水,坐在阳台上,硬是给我的宝宝做了大小不等的8身棉衣棉裤。那是大姨对我们暖暖的,满满的爱啊!每次想起这些事,我鼻子都是酸酸的。

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好多年大姨都没有与姨父一起生活,而是独自含辛茹苦地养育着四个女儿。生活特别艰难时,她把小女儿送给了别人家。在她心里,这一直是不能触碰的疼。一个农村妇女带着三个女儿的生活也是很不易的,她总是晚上纺线缝衣,白天地里干活,还担任着村里的妇女主任,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开朗,不服输的大姨,在那样困难时期,咬牙坚持让孩子读书,最终,培养出了两个优秀的人民教师,直到现在,村里的人说起这事,都会竖起大拇指。

大姨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弟弟,她是老大,从小疼爱照看弟弟是她一辈子的事儿,省吃俭用只为给父母分忧,宽容呵护只为让弟弟好好长大,后来,她的侄子侄女们,有的做了爷爷奶奶,她对晚辈们更是疼爱有加,这些年来,她一直照看外甥、外甥女,包括重外甥女,几个孩子在她身边长大,光缝制孩子们的棉衣棉裤都有上百件之多,那一针一线,大姨是熬了多少夜做好的啊!

大姨一直热心地、竭尽所能地帮助别人。这些年来,亲戚邻里朋友,谁家有理不清的家务事了,谁家有突发事了,谁有想不开的事了,都愿意和她说。她总能说得大家心里亮堂堂的。也许是因为这些缘故吧,大姨走的那一天,来了好多人,送她最后一程。

大姨是与肺癌斗争了几个月后走的,放疗化疗期间,我们去看她,她还会和我们说说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后一次去看望大姨,她还强忍着病痛,给我打手势。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是希望我多回家照顾好父母。几个小时后,大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大姨常说,是她介绍我父母认识的,他们好了,她才放心。

大姨,我时时想起您的音容笑貌。有几次,梦里都见到了,依然那么和蔼可亲,依然那么平和地微笑着。

我想,大姨在天堂会生活得很好。我相信,一直相信。

相关阅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