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来:创办脱口秀俱乐部 用真诚搭建快乐舞台

原标题:

创办脱口秀俱乐部,累计演出百余场——

魏来:用真诚搭建快乐舞台

魏来主持脱口秀表演

与团队庆祝演出成功

演出现场与观众互动。 记者路龙帅 摄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唐晓颖 通讯员焦聪

一个人、一支麦克风、一束灯光、一块幕布,构筑起一个快乐的舞台。3月22日晚7点30分,德城区文化中心座无虚席。“朋友们晚上好!请系好安全带,咱们的快乐列车即将‘超音速’狂飙啦!”伴随德州脱口秀俱乐部主理人魏来的活力开场,演出正式开始。

舞台上,他诙谐风趣、妙语连珠。职场小白的无奈自嘲,引起初入职场者的共鸣;生活趣事的麻辣点评,让观众频频点头。与观众热情互动更是将表演推向高潮,现场欢笑声、掌声交织,久久回荡。

一腔热爱 点燃星星之火

1998年出生的魏来毕业于潍坊学院。他性格活泼,大一时便一头扎进了校话剧社。他利用课余时间向表演老师请教,在排练室打磨台词、反复练习。半年后,校话剧社在潍坊大剧院举办了6场演出,场场爆满,让魏来第一次感受到舞台的魅力。“谢幕时听到热烈的掌声,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魏来的思绪回到了当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大学毕业后,魏来回到了家乡德州,朝九晚五的销售工作让他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2022年初,他偶然刷到脱口秀表演者周奇墨的精彩视频,瞬间像被一道神秘电流击中,整个人为之振奋:“原来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竟能被幽默地解构,那些不如意的事情还能换个新奇的视角去解读,太神奇了!”

当时脱口秀在一二线城市非常火爆,可在德州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屈指可数。怀着对脱口秀的热爱,魏来决定成立德州脱口秀俱乐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22年3月,他辞去了工作,在网上发布演员招募信息,吸引了3名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一拍即合,摩拳擦掌要在脱口秀领域大干一场。

破茧成蝶 从冷场到爆棚

创业初期,困难如汹涌的潮水向魏来扑来,资金捉襟见肘,演出场地简陋,观众更是寥寥无几。首场演出魏来精心布置了30个塑料椅,可最终只来了12位观众。

毫无经验的他们在现场状况百出,灯光忽明忽暗,音响时不时发出尖锐刺耳的杂音。台上4名演员表演青涩、手忙脚乱,台下的观众鸦雀无声。“当我讲完自认为有趣的段子后,尴尬的氛围仿佛能凝固空气,那一刻我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魏来苦笑着回忆。

演出的失败没有击垮魏来和他的团队,大家迅速调整情绪,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他们说:“哪怕只有一个人来看,我们也会坚持演出!”

为了快速提升自己,魏来开启了疯狂的学习模式。他大量观看优秀表演视频,对每一个精彩瞬间都反复琢磨,研究别人的包袱是如何巧妙抖出的,节奏又是怎样精准把握的。生活中,魏来简直成了一个“行走的段子收集器”:公交车上,竖起耳朵倾听乘客们的对话;在超市排队,仔细观察收银员的微表情;连母亲催婚的日常唠叨,也被他改编成了“催婚三部曲”。他在笔记中写道:“创作如同烹制大餐,食材要精挑细选,调料要搭配得当,火候要精准掌握,唯有如此才能呈现出生活的独特滋味。”

一年多的不断摸索与实践,魏来有了属于自己的创作和表演风格。他学会了巧妙设置悬念,让观众在毫无防备间开怀大笑。他积极走出去,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表演。在魏来的带领下,德州脱口秀俱乐部完成了从冷场到爆棚的转变,本地演出不断,外地邀约增多,累计演出百余场,吸引了3000余名观众观看。

市民高悦是俱乐部的忠实粉丝,每周看脱口秀成了她的一种生活习惯:“我是从他们的第一场演出开始看的,见证了魏来和他的团队从青涩走向成熟。脱口秀很减压,笑声中治愈了我很多烦恼。”

深耕本土 打造特色喜剧舞台

脱口秀源于西方,在国内市场发展进程中,本土化特色愈发鲜明。魏来深谙此道,创作时专注挖掘德州特色。他说:“德州文化底蕴深厚,方言独具魅力,我试着把扒鸡、运河文化等德州元素写进段子里,效果非常好。一次演出时,我用德州方言演绎‘对象不好找,煎饼果子管饱’的自嘲,台下瞬间笑声一片。”

脱口秀话题覆盖职场、婚恋等社会热点,魏来尤为重视思想性与原创性。融入社会热点,用真诚打动观众、引发共鸣,远比单纯追求笑点更重要。

2024年12月,俱乐部举办了首届新人赛,10位脱口秀爱好者登上舞台,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及喜怒哀乐。“我是一名教师,今年刚退休。每次站到台上,都想先说一句‘上课’。”王云是一名初中教师,第一次讲脱口秀的她用“上课”的梗开场,台下观众热情回应:“老师好!”“很享受这种互动,从创作段子到登台表演,多亏了魏来的全程指导,他帮我圆了说脱口秀的梦想。”王云高兴地说。

魏来介绍,目前德州脱口秀处于成长阶段,需要更多的表演者积极加入,也需要更多的观众理解支持。俱乐部每周演出一到两场,场地不固定,脱口秀爱好者可以通过云报名小程序线上购票。他正在为世界读书日筹备一场大学生喜剧大赛,个人脱口秀专场也提上日程。打造个人品牌,提升俱乐部影响力;邀请全国优秀的脱口秀演员来表演,带给观众更优质的体验;挖掘更多真实故事和动人瞬间,打造德州特色舞台……今年要做的事有很多。

“没有笑声的一天就是被荒废的一天。”创业遇到困难时,他时常用喜剧大师卓别林的话勉励自己,要保持热情、不惧失败。谈及俱乐部的发展,他充满信心:“我们目前以单人脱口秀为主,今后将融入即兴喜剧、日式漫才、美式小品Sketch,不断丰富表演形式,打造德州特色喜剧舞台。”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