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人”张立成的木艺人生

他身残志坚,办工厂、做培训,帮助更多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

“犟人”张立成的木艺人生

张立成在雕刻

木雕作品《牛气冲天》

检查产品质量

传授木雕技艺

打磨木料

□文/图 本报记者 马乐 董天力 本报通讯员 邹超 杜鹏

9月29日上午9点,在位于宁津县张大庄镇的垚源木雕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赶制一批仿古家具。公司负责人张立成身穿工装,在各个工序中穿梭,一会检查木料的刨边走线是否规整,一会看看榫卯拼接咬合是否严丝合缝。

多年前因为意外,张立成失去了一只眼睛。但他身残志坚,练就了精湛的木工手艺,成为市级非遗张氏木雕技艺传承人,并通过办工厂、做培训,帮助更多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

今年是张立成与木头打交道的第27个年头。“木头都是实心的,我也是。正因为有了这股‘犟’劲儿,我才能做得更加出色。”张立成说。

“木匠干活一只眼睛就够用”

44岁的张立成出生于张大庄镇张户头村。爷爷是村里有名的木匠,幼年时的张立成心灵手巧,经常学着爷爷的样子拿剩余木料做手枪、刻小动物。17岁时,张立成到亲戚的工厂里打工,并从那时开始系统学习木雕。他人勤快脑子活,干活又快又好,久而久之不仅学到了技术,手头还积攒下了一笔存款。“成家立业,孝敬父母,开个属于自己的加工作坊”,年轻的张立成早早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天有不测风云。20岁那年,张立成在做木工活时,右眼被飞溅的木屑击中,伤势严重,只得摘除眼球,左眼视力也受到了不小影响。就在他受伤入院的第二天,原本定亲的人家将礼金退了回来。接连的打击让张立成一时间难以接受,他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不忍心看到老实本分的父母整天为自己劳神操心,身体刚刚恢复的张立成决定重操旧业,他还幽默地说服父母:“木匠干活一只眼就够了,一只眼看得更准。”虽然嘴上这样说,但真正站到机器面前,张立成依然冷汗直冒:“心里发毛,怕再被伤到。”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他做工时畏首畏尾,产品质量大不如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并提升技艺,张立成只身前往北京学习。他白天在仿古家具厂的车间里做工,晚上跑到雕刻工作室学手艺。“木雕没有所谓的‘秘籍’,很多知识都是靠师傅口口相传,加上自己摸索实践而来。只有手和心都沉进木头里去,才能做出好作品。”对于学习的渴望令张立成忘记了心中的忌惮,师傅当天教的技术练不好绝不睡觉。在不断沉淀和积累中,张立成迅速成长,雕刻技艺日趋成熟,形成独有的风格。

“企业的产量是钱,产品的质量是命”

2016年,踌躇满志的张立成回到家乡,创办了宁津县垚源木雕有限公司,从事雕刻工艺品以及家具制作。对于他的尝试,很多人都不看好,张立成默默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个样子让大家看看。

创业之初,他既跑订单又盯生产,为了赶制产品,经常熬夜加班。因为过度疲劳,左眼视力不断下降。家人劝他多休息,虽满口答应,但他一刻不敢懈怠。

“诚信为本”是张立成一直以来的坚持。有一次,公司接了一批来自北京

的仿古家具雕刻订单。由于图

纸出现问题,导致产品存在细微出入。客户起初并没有发现,经张立成提醒后也没有打算追究责任,但是张立成的“犟”劲儿上来了,开车带着4名工人迅速赶到北京,用了2天时间一一修改。客户深受感动,与他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企业的产量是钱,产品的质量是命”,这句话张立成一直挂在嘴边,他还将诚信经营写进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张经理对产品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对每个批次的产品都会认真把关,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整改。”公司相关负责人朱玉娜说。正是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服务,垚源木雕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为拓宽市场,张立成从零开始学习电子商务,他搭建网站、开设淘宝网店,不遗余力推动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大量订单纷至沓来,产品远销国内外。他还在宁津县“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秀奖,被评为市级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

如今,为了提高产能,张立成先后购进多台大型机器。“虽然机器效率高,但不能完全代替手工。”

张立成表示,企业除了生产批量订单外,还有多名技艺精湛的木雕艺人,专门提供手工雕刻定制服务,“科技再发达,木雕的灵魂永远是人。我通过科技和传统手艺相结合,让更多人知道并珍惜这门老祖宗留下的手艺。”

在残疾人就业创业的道路上扶一把

每天上午9点,张立成的工厂里便热闹起来。工人们三三两两过来上班,其中不乏残疾人。“他们身有残疾,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张立成介绍。

在求学创业的路上,张立成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也深感残疾人就业创业的不易。他成立了垚源木雕残疾人创业中心,开设木雕技术和电商销售两门课程,残疾人可以根据兴趣免费学习,掌握一技之长。他的做法得到了宁津县残联和县商务局的大力支持。县残联在各个乡镇街道广为宣传,寻找合适的残疾人学员;县商务局则请来专业电商老师,教学员们开设淘宝店铺、制作网页等,累计培训残疾人30余名。

时集镇周染坊村村民赵猛是一名脑瘫患者,培训期间吃住在创业中心,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开设网店的技能。如今他的淘宝店铺主要销售王家园子醋等宁津特产,减轻了家庭负担。聋哑人李大帝的木雕手艺是张立成手把手教出来的。虽然他听不到,但是十分勤奋,一有时间就自己练习,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掌握了雕刻的基本技能,现在依靠这门手艺已经能够养活自己。看到学员们的变化,张立成非常开心:“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也欢迎更多残疾人加入我们的团队。”

多年来,张立成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全县27名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赠送拉杆箱作为大学开学礼物;为敬老院、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累计捐款20余万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