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练马燕林的“热辣”人生

马燕林把兴趣变成事业,笃定前行——

健身教练的“热辣”人生

马燕林每天坚持训练


帮会员纠正训练动作

与合伙人策划营销活动

□文/图本报记者 马乐 杨戈

“肌肉发力、核心收紧、注意细节……”8月30日早上7点半,位于天衢新区德正国际商务港7层的0.5健美健身工作室早早开门营业,工作室负责人马燕林正指导学员“撸铁”,器械落地声不时传来。

店内设计以橙色为主色调,充满活力和激情。显眼处的白板上,写着当天学员的训练时间和具体安排。每次课程大约一小时,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忙的时候,他一天要上七八节课。工作虽然很累,但因为热爱,马燕林乐在其中。

从在健身房打工,到拥有自己的健身工作室,马燕林用激情与汗水演绎了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

练成肌肉硬汉

32岁的马燕林是宁津县杜集镇人,从小喜欢各类体育运动,大学考入南京体育学院竞技健美操专业。彼时,大城市健身行业正蓬勃发展,抱着勤工俭学的想法,从大二开始他便穿梭在各个健身房做兼职团课教练,带领会员跳各种类型的有氧健身操。有时,一天要跑2家健身房上3节课。“通过运动给大家带来快乐,非常有成就感。”马燕林认为。

大学毕业后,马燕林回到家乡。当时德州刚刚建起一家颇具规模的连锁健身房,正在招聘教练,他顺利入职。工作期间,他依然以带操课为主,并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健身知识,考取资格证书,向一名专业的健身教练转型。“专业教练不仅要了解人体骨骼、肌肉架构,还应该知道怎样进行合理牵拉、增肌、放松等,理论和实践都要过关。”他一直保持着健身的习惯,从60公斤的“瘦猴子”练成了85公斤的肌肉硬汉,“自己都练不好,怎么说服别人放心跟你练呢?”他说。

久而久之,马燕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了一批固定客户。相比于传统健身房以业绩为指标的评价模式,他更热衷于保持专业性,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做一家纯粹且专业的健身私教工作室的想法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底生根发芽。

成立私教工作室

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健身房发展遇阻,不少教练离职甚至转行。当时,健身爱好者伍梓找到马燕林,她曾做过健身教练,经验丰富,多次在国内健美健身比赛中获奖,两人一拍即合——成立私教工作室。

对于马燕林的决定,很多人并不看好。一时间,提醒、建议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大环境不乐观,还是稳扎稳打吧”“你孩子还小,父母岁数又大了,很多事情都需要用钱,要投就少投一些”……“要做就做最好的。”凭借一腔热血与孤勇,马燕林掏出全部积蓄,选址、装修、买器械装备,不吝投入。当年5月,0.5健美健身工作室开门营业。“0.5是我们两个合伙人名字中‘林’和‘伍’的谐音,同时也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意思。”马燕林介绍。

为了扩大影响,他们四处发传单,邀请会员上体验课,不办普通健身卡,推出私教课包月以及按周体验等活动。马燕林介绍,私教工作室具备很多优势。会员韩路已经跟着他锻炼了2年。“安静,人少,不用抢器械。每个会员下课后,教练都会认真擦拭器械,干净卫生,体验感很好。”他说。另一位会员小袁是一位胖女孩,长期自卑的心理使她渴望但又害怕走进健身房,她觉得来来往往的人会笑话自己。但是在私教工作室她打消了这个顾虑。“这里环境比较私密,大大减轻了心理压力。”小袁说,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训练,加上健康合理饮食,她减掉了15公斤,变得自信开朗。

会员的变化就是最好的宣传。随着大家口口相传,工作室的生意越来越好,当年年底就成功回本。截至目前,工作室会员发展到了130多人。

用专业赢口碑

随着健身行业的发展,我市出现了24小时自助健身房,市民甚至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找到对力量、体能、柔韧性等进行针对性训练的专业运动馆。

面对竞争,马燕林坚定地认为专业和优质服务是立身之本。“一步一个脚印,先学会走路,再自由奔跑。”他说。他对每位会员的情况了如指掌,根据会员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并对训练、饮食、休息等进行全方位监督。22岁的女生王晶晶在马燕林的帮助下,体型变得匀称健美,整个人活力十足。“教练根据我的体重,计算每顿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经常提醒我多喝水、不熬夜,还会发一些‘心灵鸡汤’鼓励我。”王晶晶介绍。

只要会员时间合适,无论早上7点还是晚上9点,马燕林都会如期出现在健身房上课,几乎全年无休。家人劝他别太拼了,他却说:“做好健身事业,除了热爱,更重要是对顾客负责。”他与合伙人根据市场需求,每年坚持外出学习充电。工作室在增肌减脂塑形的基础上,增加了产后恢复、运动康复、健美造型等课程。为了能让学员有更好的体验,每年都会购置新器械。

如今,0.5健美健身工作室已经在业内树立起了良好口碑,有同行表示,“0.5出品,必为精品。”

“很幸运进入一个自己热爱的行业,有机遇、有挑战、有惊喜。3年来,遇到的所有会员,都是前行的动力。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让每个热爱运动、渴望提升的人,享受到快乐的运动人生。”马燕林坦言。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