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衙镇杠子火烧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白庆福——
匠心传美味舌尖品乡情
白庆福在制作火烧
□文/图本报记者 曹清 本报通讯员 张兆坤 王晓文
8月17日,从滨德高速宁津出口,沿着西北方向驱车20公里,就来到宁津县四大名镇之一的相衙镇。路北一个90平方米左右的店外,挂着一个红色牌匾,上书“相衙镇杠子火烧”。这家店做的火烧是宁津“六小名吃”之一。
上午9点,52岁的店主白庆福热火朝天地忙活着,桌上摆放的杠子、开子、印子、叉子“四子”不停变换位置。
只见他先把面活到软硬适中,用杠子把面团用力压成圆饼状,涂上一层驴油再卷起来。将其揪成数段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每个上面放上一小块蘸有驴油的面团,揉成球形。把揉好的面团放入平底锅中,用开子将面团压成饼状,再用印子印上“福”字。待底面烤至泛黄微脆时,用叉子取出十来个火烧放进烤炉继续烤,目的是让火烧的四边硬起来,晾凉之后不会塌扁。火烧在火炉中三面靠铁,一面临火,四五分钟后,散发着香气的火烧就烤好了。将晾好的火烧用刀切开一个口,按照一定比例把切好的驴肉丁塞进去,放进平底锅中再次加热,让肉和面充分融合、渗透,杠子火烧才算正式出炉。观其形,如满月、似玉盘,金黄圆润;闻其香,清香、淡雅,沁人心脾;品其味,香、脆、酥、嫩,回味悠长。
白庆福介绍,地道的杠子火烧,“四子”必不可少。印子是普通公章的二三倍大,早年是石质或玉质的,现已被木质取代,底面反向雕刻一个“福”字,四周配以古朴的花纹,之前分别刻有“福”“禄”“寿”“喜”,但人们更偏爱“福”字,因此其他3种逐渐退出舞台;开子与印子外形相同,只不过底面平整光滑;叉子是用钢筋打制的一个托架,用来烘烤火烧;杠子就是平时用的擀面杖,杠子火烧的名称也因此而来。
忙活了一上午,11点开始,顾客陆续上门。一直到下午2点,顾客渐少,白庆福才有空坐下来休息。
“高中毕业后,我干过建筑、做过小工,有一次吃到杠子火烧,觉得回味无穷,便决定学习做杠子火烧。”白庆福回忆说,当时,相衙镇梳头李村有两家做杠子火烧的店小有名气,但均不外传。白庆福没有放弃,最终用真诚和勤奋打动了其中一家,开始了学艺之路。他心细手勤又吃苦耐劳,很快就掌握了杠子火烧的制作技艺,辞别恩师后开始创业。
每逢相衙镇大集,白庆福总会出现在集市上。一张桌、一个炉、一个案板、一个凉棚、几十个马扎,外加一堆做火烧的专用工具,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他和妻子从凌晨4点起床,到下午2点收摊,忙得脚不沾地,平均一天能卖七八百个。尤其是中午时分,凉棚中连站立的地方都没有,许多食客不得已带着火烧到别处吃。
2019年,白庆福在相衙镇街头开了这家杠子火烧店,老顾客依然像之前那样,每人来上三四个杠子火烧,顺带一碗凉粉或几个小菜,连吃带喝,甚是痛快。不少外地人慕名而来,拜他为师。
杠子火烧先后被评为县级非遗、市级非遗以及德州名小吃,白庆福也成为相衙镇杠子火烧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制作火烧是纯手工技艺,虽然辛苦,但与用机器做出来的味道大不相同。希望有人真心喜欢这项技艺,我将免费教学,把它一直传承下去。”白庆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