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情深总不负

口述国家京剧院演员贾镜钧 整理本报记者石少军

3月28日,走进位于德城区的德州镜钧京剧艺术馆,馆长贾镜钧正在指导几名孩子练习基本功。他做起示范动作利落干脆。

望着正在练功的小学员,他仿佛一下子回到自己的童年,回到心心念念的戏曲舞台,往日学戏、演出的一幕幕,又像演电影般,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一入梨园,百转千回,台上台下皆是戏中人。恍惚间,我与戏曲已结缘20年,8岁学习京剧,20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专业,主攻净角,毕业后进入国家京剧院工作,有幸参与了在北京阅兵村举行的建党百年大型演出。

然而人生无常,受到伤病困扰,不得不告别舞台,去年我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德州,创办了德州镜钧京剧艺术馆,教孩子们学习京剧。传承国粹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尽我所能,培养更多优秀的戏曲人才。

为强身健体学京剧,勤学苦练,崭露头角

不练三冬两夏,哪能会唱念做打。我叫贾镜钧,今年28岁,德城区人。小时候体弱多病,父母想让我通过学习京剧锻炼身体,8岁便把我送到了定居德州的天津京剧院京剧表演艺术家张金良老师门下。

每周一、三、五晚上学,周六、周日上午学,唱、念、做、打,学水袖功、甩发功、髯口功等。张老师教学很严,哪个动作不到位,都要求重新做,不厌其烦一遍遍地教。

我跟张老师学习了4年净角,身体健壮了,人也更自信了,经常参加班级的文体活动,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

2008年,我参加了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参赛选手先要提交录像带,通过评审后代表山东省到苏州参加全国比赛。我递交的剧目是《芦花荡》,得知通过省内评审后,开心不已,背后却是练功的艰辛。

《芦花荡》这出戏有很多踢腿、抬腿动作,为力求动作精准,我每天躺在长条椅上搬腿,脚尖搬到头的一侧,用绳子系上,每隔10分钟换一条腿,左右来回练,一天练2个小时。

这出戏准备了半年时间,夏天训练最辛苦,不一会儿,汗就顺着脸颊流下来。每天反复练习,有时难免会有厌烦情绪,张老师一直鼓励我:认准了一件事,就要坚持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我咬牙坚持了下来。直到现在我都特别感激张老师,没有他,我可能早就离开这一行了。

到了全国比赛时,内心激动又紧张,一上舞台,手心里就出汗了。我很快调整状态,10多分钟的演出,没有丝毫失误,平时练习的动作形成了肌肉记忆,自然地表演出来,台下掌声雷动。我知道,我成功了,最终捧回了大赛金奖。

北京求学,斩获多项全国比赛大奖

小学一毕业,我就考进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在那里求学6年。离开父母的滋味真不好受,想家的时候只能躲在被窝里偷偷流泪。为了京剧梦,我调整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与训练中。

学校开设有基本功课、身段课、声乐课、把子课、剧目课,很多老师是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的京剧大师,如杨振钢、朱金贵、刘魁魁等,他们对我悉心指导、关心备至。周末上台表演,每月去国家大剧院看免费的京剧演出,感觉过得特别充实。

2013年,我参加了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青少年戏曲邀请赛。比赛那段时间,北京下了7天大雨,我每天一练一上午,身上穿了好多层戏服,脱了晾在院子里,根本晾不干,第二天只能穿湿衣服上台,接连好几天,身上起了湿毒,天天晚上泡药浴。最后带病参加了比赛,获得了银奖。

2014年,我顺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进入大学,跟着舒桐、贺春泰、孙亮、贾世铭等名师学艺,表演水平更加精进。大学四年,学习了《艳阳楼》《金沙滩》《战马超》《芦花荡》《盗御马》《铡美案》《芦林坡》等经典剧目。

大学时代,登台演出的机会更多了。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纪念首任校长田汉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演出,我有幸和京剧名家贺春泰共同出演了《芦林坡》。

那是我第一次到长安大戏院演出,格外珍惜这次机会。时间紧、任务重,80多岁的贺春泰老师手把手教我,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一直教到我把这个动作学会,才让我自行练习。在动作和技巧上,贺老师要求十分严格,差一点都不行,光练好动作不够,还要求我反复琢磨人物的内心。

我很喜欢《芦林坡》这场戏,不管是故事题材还是表现形式,都将关胜这个人物展现得活灵活现。关胜刚正不阿、大义凛然的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这场戏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赞赏和好评。

入职国家京剧院,后因伤病告别舞台,返乡创业传承技艺

实践出真知,我在舞台的表演实践中,不断增长阅历,提高技艺,整个人也渐渐脱胎换骨。

大学期间,我连续参加了4届央视的新年戏曲晚会。每次演出前,我都给母亲打电话,和她说说话。母亲是我的忠实粉丝,我参加的每一场电视直播或转播的演出,她都守在电视机前准时观看。我还多次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出访演出,去过上海、南京、苏州、昆山、济南、武汉、长沙等地的艺术节表演。

大学毕业演出,我作为学校优秀毕业生代表,到长安大戏院公演,表演了著名京剧剧目《金沙滩》。上海京剧院、山东艺术学院等单位向我伸出橄榄枝,但我最向往的还是国家京剧院。

随后,我参加了国家京剧院招聘考试,表演的剧目是《通天犀》。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优秀京剧专业毕业生同台竞技,最终只要了5个人,我幸运入选,正式开启京剧演艺生涯。

来到国家京剧院的第一年年度考核让我印象深刻。剧院的老艺术家亲自把关,在短短15分钟里,我们要把自己多年所学展现给大家。我表演的是《探阴山》,针对表演不到位之处,舒桐老师给我示范,在他的表演下,包拯唱的导板首句起势更加开阔、舒展,音足气满,导板过后又用了回龙腔,听罢余音绕梁、荡气回肠。他的点拨令我茅塞顿开,也让我对京剧艺术有了更深的感悟。京剧以内在的情感,传达剧中人的思想,从而达到藏锋敛气、炉火纯青的境界,使观众回味无穷、经久难忘。艺术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肯下功夫、刻苦钻研、精心推敲,才能攀登艺术的高峰。自那时起,我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精益求精。

2021年,我参加了全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公演。当年3月,有幸参与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的演出,在阅兵村待了3个月。我是第二篇章的编导,负责300多名演员的统筹协调,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其间,由于工作强度大,我的腰肌劳损越来越严重,一边排练一边保守治疗,在病痛中完成了各项演出任务。有一次,我在台上演出时摔倒了,爬都爬不起来,同事把我搀扶下去,叫了救护车把我送进医院。2022年下半年,我开始在家调养,医生说我不再适合在舞台上高强度演出,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去年,我选择回到家乡德州,在德城区新街口文化园创办了德州镜钧京剧艺术馆,自己无法再登台,但可以培养更多孩子们继续走这条路。目前,艺术馆有学员30多名。我也像张金良老师当初教我那样,倾囊相授。我还会给孩子们讲述京剧人物和相关历史故事,让他们真正了解、喜欢上这门艺术。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与戏曲的缘分注定是一辈子的。我会把全部精力用在传播戏曲艺术上,为京剧的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

图①在长安大戏院演出

图②贾镜钧(左)跟着舒桐学习《盗御马》

图③在德州镜钧京剧艺术馆教授学生基本功。

记者石少军摄

图④贾镜钧(后排右二)在阅兵村彩排后合影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