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甲光—— 扎根一线 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省先进工作者、临邑县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邢甲光——扎根一线 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邢甲光(右)到翟家镇“吨半粮”核心区察看小麦长势

□本报记者高玉梁本报通讯员董艳杰张圣祺

5月4日,临邑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县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邢甲光与县里的农业专家来到翟家镇“吨半粮”核心区农田里,察看小麦长势,指导种植户科学管理。“农事等不得,现在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期,多到地里看看,心里踏实。”邢甲光说。

刚刚获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的邢甲光,今年46岁,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便一直在基层与农民和土地打交道。“我在乡镇干了20多年,深知想要为群众做点实事,就要跟他们打成一片的道理。了解群众真正需要什么,才能把事儿干到点子上。”

邢甲光在理合务镇、临南镇工作期间主要分管农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倾注了大量心血,足迹遍布各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对“两不愁、三保障”情况逐村逐户逐项核查,做到及时发现、即时帮扶。

邢甲光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积极整合资源,建设扶贫产业项目。理合务镇有蔬菜种植的基础,为鼓励土地流转,进一步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他多次组织带领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开阔眼界,在重点贫困村组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

经过多方协调,2015年,理合务镇理合务社区李官村建起临邑第一个扶贫产业园,建成大圆拱棚55座、日光温室16个,并探索出了“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扶贫新模式,村集体和群众实现双赢。这一模式也在逐步推广,理合务镇、临南镇的蔬菜种植产业渐成规模,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

“产业园建设前,他挨家挨户做工作,没少费心。如今大伙回想起来,都夸他工作干得好,让农民得了实惠。”理合务社区党支部书记蔺善平说。如今,该社区年集体收入达30多万元,服务群众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邢甲光还积极推动发展“村域沉睡资源聚合经济”,在理合务镇、临南镇累计开发整理闲置土地2760亩、废弃坑塘690亩,栽植绿化苗木12.6万株,原先脏乱差的贫困村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宜居乡村。

因工作成绩突出,2021年,邢甲光被评为“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2022年初到县乡村振兴局工作后,邢甲光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即时帮扶机制,确保帮扶政策应享尽享。

为支持涉农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发展,他协调金融机构,在基层积极宣传“齐鲁富民贷”,仅2022年累计投放金额就达8566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担保难、贷款难等难题,支持一大批返乡创业青年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产、从事经营。

邢甲光自分管“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以来,坚持在一线解决问题。他带领单位精干力量,全程指导乡镇指挥田、示范方、示范地块开展种植,把农业知识转化为形象、好说、好记的大白话,让老百姓一听就懂,科技落地率极高。他还积极对接农业技术专家,邀请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市农科院等专家到临邑指导“科技壮苗”工作。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助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邢局长经常带着农技人员和农业专家到田里指导,怎么浇返青水、上什么肥料、如何防范干热风等,各种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如今种地,我们心里很踏实。”去年夺得全市粮王的翟家镇种粮大户段希林说。

2022年,临邑县粮食平均亩产1213.5公斤,总产量达101.3万吨,“吨半粮”核心区高产创建地块小麦亩产实测达839.2公斤,同一地块玉米亩产实测达1031.2公斤,刷新德州市粮食单产最高纪录。邢甲光也被评为2022年度德州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表现突出个人。“作为分管农业的基层干部,必须扎根一线,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不忘初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全心全意办实办好。”邢甲光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