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芳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灯节,是孩子们期盼的节日,尤其是在乡下。早早追着父母买好灯笼,期盼傍晚的到来,期盼最有趣的撞灯笼。
北方的冬天黑得早,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天开始发暗,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拿出崭新的灯笼,小心地在灯笼底座中间滴上烛油,将蜡烛粘结实,点燃后便用小棍儿挑着到街上了。
街上的大人、孩子、灯笼都陆陆续续多起来,圆的、方的、各种动物造型的,各式各样。红的、黄的、绿的,各种颜色的灯笼将清冷的村庄照得靓丽起来,温暖起来,热闹起来。小孩子们顾不上欣赏这美景,每个人一边紧盯着自己的灯笼,一边偷偷瞄着哪个孩子不太小心,猝不及防地用灯笼去撞一下他(她)的灯笼,大幅度的震动会将对方灯笼里蜡烛撞倒,纸灯笼就会燃烧起来。撞的孩子哈哈大笑,被撞的孩子也不沮丧,拿着灯笼棍寻找机会将对方的撞燃烧。有时候几个人追着一个人撞,还没等撞着,震翻了蜡烛,灯笼就自燃了。当然,还有些自己的蜡烛粘得不结实,自己走着走着蜡烛倒了,转眼间灯笼燃起来,变成了一团热情的火苗。若是很小的孩子,还往往伴随着伤心的哭声,惹得大人哈哈大笑。天完全黑透时,多数孩子的灯笼已经完成使命,烧为灰烬。
一直保护得很好的孩子此时也故意与他人撞起来,大人说,灯笼必须撞燃烧,燃烧的灯笼带走了旧年的晦气,带来了新年的红火,孩子们撞得格外兴奋。街上一簇簇闪闪跳动的火焰,给寒冷的冬天带来许多温暖。
接下来就要看大人们放孔明灯了,老一辈的称呼为“天灯”。晚饭后,天已经完全黑透。大人们来到村外的空地上,把白纸糊在石磙上,留出顶面不糊,而是用四根粗细适中的铁丝交叉成“十”字撑在顶面上,中心位置绑上布条。布条的多少很关键,多了燃烧时会将孔明灯点燃;少了燃烧时产生的热空气不够,不足以将孔明灯托起来,升到天空。布条上沾油,油的多少也很讲究,多了布条太沉,也容易燃烧起大火,要么飞不上去,要么将孔明灯点燃;少了,热空气不够,孔明灯放不起来。这时的主角是有经验的大人,孩子们专心地当观众。
孔明灯制作完成后,几个大人将其高高举起,一个人点燃布条,举灯的几位会快速向前跑一段,火大起来,烫手了。便会使劲向上一送,就像放风筝一样。有时候灯借着力量向上飞,越飞越高,大人孩子都会齐声欢呼起来。大家都凝视着红亮的孔明灯越来越小,直到变成天空中一颗星星。有时候大人松了手,但孔明灯却没有向上飞,而是开始下坠,一会儿就变成大大的火团了。
因为孔明灯有许多安全隐患,现在村里也都自觉地不再放天灯了,但每逢元宵节,明晃晃的孔明灯依旧飘扬在我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