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为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创新之“进”,开拓产业创新之“路”,推动科技强市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我们坚持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总抓手,强化有组织科研,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重点,每年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市承担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9项,实施市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1项。以主体培育为核心,打造“孵化培育、成长壮大、高企认定、科技领军”的企业全链条梯次培育体系。2023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1家,总量达到932家,实现两年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65家。以平台建设为载体,实施科技创新平台筑基攻坚行动,支持企业牵头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全市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35家、省级409家、市级1222家。以引育人才为关键,实施科技人才赋能“十百千”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为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撑。目前全市省级以上重点人才达到1876名,318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深度合作。
充分认清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增强科技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紧紧围绕“走在前、开新局”,部署了12项重点工作,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德州工业门类齐全、农业基础坚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重大国家战略和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天衢新区建设等省级战略交汇叠加,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和应用空间。因此,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抢抓历史机遇,做好谋篇布局,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向科技创新加速流动,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真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紧紧锚定科技强市建设战略目标,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工作,必须跳出科技看科技,从全市发展大局出发,锚定战略目标、聚焦重点任务,持续用力,韧性攻坚,赋能全市主导优势产业发展。
实施关键技术攻关攻坚行动。建立重大科技项目储备库,做好国家、省级科技项目申报工作,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省重大攻关任务。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持续开展市级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攻坚行动。完善全链条科技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小升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补助等政策,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库,推行一站式跟踪服务,密切关注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指导,全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实施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升级攻坚行动。支持泰山体育、希森集团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谋划推进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农高区建设。支持恒力电机、大陆架石油等争创省重点实验室,提升创新创业共同体规范化建设水平。布局建设一批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
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攻坚行动。布局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加强绩效管理,提升发展质效。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持续优化服务生态。常态化征集申报省重大科技成果,支持企业引进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攻坚行动。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工程,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加快集聚海外人才。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赋能“十百千”科技型企业行动计划,引导企业与中科院等高校院所深化科技合作。依托天衢新区,加快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规划建设。
以钉钉子精神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提供强大支撑。科技体制改革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举措。我们要立足德州发展实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改革。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式”,每年组织实施1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探索实行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制度,强化绩效评价和过程管理,作为项目调整、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
深化创新平台建设管理机制改革。建立财政资金、社会资本、专项基金等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大创新平台,探索构建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等梯次布局的企业创新平台体系。
深化科技投入机制改革。强化财政科技资金统筹,力争财政科技资金80%左右投向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企业牵头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出资比例不低于60%。支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推动“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科技项目实施,完善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每年认定100项左右市级科技成果,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实行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赋予科技人员更大自主权。构建企业广泛参与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激励企业创新争优,逐步加大对产业创新类成果支持力度,确保产业类创新成果占比不低于60%。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实行审慎包容监管,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探索建立容错免责机制。
(作者系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