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探索完善全时全域全链条文旅融合新模式

原标题:

我市探索完善全时全域全链条文旅融合新模式——

深耕资源禀赋 澎湃发展动能

蜿蜒的大运河穿城而过

乐陵金丝小枣采摘季,游客在千年枣林体验打枣

记者马乐

这里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也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有激情四射的演出赛事,也有诗情画意的田园栖居……德州以其独特的魅力,引来八方宾客。2024年,德州全年接待游客3914.66万人次,同比增长9.21%;实现旅游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6.17%。

一个个“热辣滚烫”的数据,折射出文旅经济发展的蓬勃之势。近年来,我市深耕资源禀赋,打造文旅品牌IP,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探索完善全时全域全链条文旅融合新模式,不断释放“文旅+”“+文旅”活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谋划特色大片区

优化供给 四季美景全时可赏

春风拂面,梨花胜雪。4月3日,2025年夏津县“梨花、槐花、椹果”三节联动文旅惠民活动启动。此次活动将梨花节、槐花节、椹果节整合升级,围绕踏雪寻春、古韵飘香、夏津椹好三大主题,通过“赏花+文化+生态”深度融合,举办赏花游园、民俗表演、非遗体验等,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

让“诗”与“远方”相得益彰,传统与现代和美共生。我市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推进,制定出台《德州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高起点规划德城运河文化保护展示片区、乐陵“两红一绿”主题文化片区、宁津杂技蟋蟀地域文化片区等五大特色片区,构建板块联动、区域协同、业态多样的文旅融合新格局。各片区深入挖掘和运用当地人文历史、资源禀赋,精准对接游客需求,围绕来了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买什么、带什么,用足用好自身资源,差异化打造核心旅游产品,擦亮叫响业态品牌。

同时,全市围绕“踏春赏花、消夏露营、赏秋乡村、悦冬贺年”等四季主题,推出文旅节庆、踏青赏花、群众文化、非遗展示、休闲夜经济、文博社教等各类文旅活动,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全年可持续”。积极引进、举办新青年音乐节、演唱会等节会活动,打造提升海峡两岸八极拳、椹果节、蟋蟀文博会、鸽子会等节庆品牌,用活动聚人气、引流量,持续擦亮“好客山东·大德之州”文旅品牌。

项目建设是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市扎实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43个在建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旅游要素供给配套、精品景区提质改造,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强化项目招引储备,赴北京、大湾区等地举办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力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为德州文旅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打造连通大廊道

串珠成链 解锁全域新玩法

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田间。4月6日,游客宋婧一家自驾来到四女寺镇,漫步在金黄的油菜花田间打卡拍照。“我们下一站去王打卦镇康熙探花花园赏梨花,最后再去马集镇民宿尝尝黄河大鲤鱼。”宋婧说。

宋婧选择的这条线路,正是我市重点打造的文化旅游廊道,全长130公里,北起四女寺水利枢纽,南至潘庄引黄闸,途经5个县市区、23个游玩体验节点。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德州这片沃土,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唤醒,在弘扬中焕新。我市统筹水、路、林、文、景等资源禀赋,把分散的多元景区串珠成链、连片成景,拓宽文旅空间广度,推动景区间、县域间联动发展。融入更多数字科技元素,加入智慧语音导游、无人驾驶露营船等数字化旅游产品,丰富游客游玩体验。重点打造“鲁风运河”“陈公堤”“德州历史生态”等七大主题旅游廊道,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大力实施“文旅+”“+文旅”战略,推动文旅与多业态、多领域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制定工业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80家工业旅游梯次培育单位。其中,禹城工业旅游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乡村微度假”旅游新模式,进一步激活“奔县游”市场,助力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大力发展“文玩+旅游”,依托全市文玩交易产业资源,每季度至少举办1次大型文玩艺术品交流大会,全年举办地摊集市200场以上,叫响“周末假日去哪里好,德州运河边上来淘宝”特色品牌。

丰富消费大场景

激发活力 把流量转化成增量

当前以文旅拉动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5年春节假期,乐陵影视城限时开放7天,带动周边景区、商圈共接待游客7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9000万元。

“一业兴,百业旺”。为让游客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我市打出系列组合拳,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推动消费全面升级,用旅游流量带动消费增量。打造“乐品德州”美食场景,聚焦德州扒鸡、乐陵小枣、保店驴肉、古贝春白酒、奥德曼葡萄酒等名吃名饮,培育德州经典菜品,满足游客“舌尖上的需求”。打造“乐宿德州”休憩场景,壮大高星级旅游饭店规模,加快休闲度假型酒店集群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住宿高质量发展。打造“乐行德州”智慧场景,完善“一部手机游德州”建设,实现重要景区直播、导游导览等功能全覆盖。打造“乐购德州”手造场景,将文创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让游客感受德州文化新魅力。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景区、旅游饭店、民宿、文化和非遗企业等积极参加促消费活动。在庆云县,游客在热门景区消费满一定标准后便可获得“文博卡”,持卡享受商超免费停车和餐饮、住宿专属优惠等24项惠民便民服务。我市整合辖区A级景区、文物古迹、非遗工坊等文旅资源,推出“优惠套票”“旅游联票”等产品。鼓励各县市区推出“民宿酒店+景区”“民宿酒店+文化体验”“民宿酒店+美食”等多样化优惠组合。策划“非遗、美食、演艺进景区”等活动,提升游客停留时长,带动二次消费转化。

未来,我市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激发市场活力,把业态做“活”,把活动做“火”,实现全时全域全链条文旅产业“火力全开”。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