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从热映到热游 文旅新潮涌动

原标题:

乐陵影视城火爆出圈,放大影视+文旅融合效应——

从热映到热游 文旅新潮涌动

春节假期,乐陵影视城游人如织

俯瞰乐陵影视城

记者王志强

2025年春节档,电影《唐探1900》热映带火了取景地乐陵影视城,而影视城在春节期间限时开放的“唐人街主题园区”,吸引了全国游客逾70万人次打卡。这座以金丝小枣闻名的鲁西北小城,正通过“影视+文旅”融合发展实现精彩蝶变。

从无到有

小县城生出光影大产业

影视城项目缘何花落乐陵?投资方星锐榜(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

他们面向全国选址时,意欲打造一座大体量、可拆解制景方式的影视拍摄基地。彼时的乐陵市,迫切需要高质量项目发挥支撑作用,撬动‘文旅兴市’战略实施。该市积极优化环境、提升服务,吸引项目入驻。最终,优越的区位条件叠加地方政府的诚意服务,让这个总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在乐陵落地生根。

“全国近八成影视公司聚集在北京,而北京距离乐陵289公里,驱车3个小时可达,主创团队能够当天往返。”乐陵影视城总裁刘洋有着自己的考量。

乐陵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忠补充道:“丰富的文旅资源是投资方看重的另一重要因素。近年来,乐陵市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实施“文旅兴市”战略,立足‘双红’文化等优质资源,融合影视、生态、乡村、体育、演艺等多元业态,促进文旅消费升级。”

从无到有发展影视文化产业,需要决策层的高瞻远瞩,更离不开执行端的脚踏实地。乐陵将影视文化产业确立为县域经济“弯道超车”的战略支点,构建起“错位发展求突破、差异竞争谋优势、资源互补促协同、特色彰显树品牌”的立体化发展体系,建设具有场景重构能力的现代化影视产业集群。

乐陵市以超常规举措推进:制定《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强化跟踪服务,影视城一期项目仅用400余天建成,建设效率较行业标准提升30%。目前,乐陵影视城已与百余家影视公司达成合作,《国色芳华》《唐探1900》等影视作品相继在此取景,预计年拍摄影视剧60部以上,接待游客300万人次。

从“流量”到“留量”

带动影旅融合发展

《国色芳华》《唐探1900》两部作品的上映,让乐陵这个小城火出了圈。

影视IP的引爆效应带来裂变式传播。乐陵影视城火遍全网,央媒矩阵式报道助推城市知名度飙升。

不少游客从手机“观看点赞”转为“线下奔现”。今年春节假期,“唐人街主题园区”7天时间带动影视城及周边景点、商圈接待游客70万余人次,餐饮、住宿、交通、地方特产销售等均实现大幅增长,旅游综合收入超9000万元,酒店入住率提升至92%。

如何实现流量软着陆,推动流量数据向留量价值转化,考验城市治理智慧。

今年春节期间,乐陵市加强统筹,在交通、食宿等各方面全力保障服务,大批志愿者也加入到服务队伍中来。乐陵市文旅局发出倡议书,呼吁市民“绿色出行,让路于客”“文明停车,让位于客”“错峰游览,让景于客”,广大乐陵市民积极响应。

按计划,今年“五一”假期,乐陵影视城将再次开放,为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乐陵市前期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多管齐下:

引进全季、漫心等品牌酒店23家,新增床位7600个;吸引68家“首店”落户,协助影视城引进38家商铺,进一步丰富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券+夜经济”组合拳,组织开展“枣城夜市”、花朝音乐节等夜经济活动,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同时,做好32家单位生活必需品数据监测及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保障货源充足、物价平稳、运营安全。

乐陵市文旅局加快推进影视城景区化改造,引入更多年轻人喜欢的新场景、新业态,围绕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服务链条,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吸附力,加快推动住宿餐饮、交通出行、休闲娱乐、消费购物等服务配套体系改进提升,以文旅消费升级带动城市“流量”变“留量”。

从枣乡到影视城

“接二连三”探出新路

影视基因的注入,让传统枣产业焕发新生机。以《唐探1900》场景为灵感研发的“枣玛朵”蛋糕成为网红单品,开发的仕女夜灯、红枣捏捏等11类文创产品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影视城重塑着当地百姓的生活图景。朱集镇村民李娟的转型颇具代表性。

李娟家住朱集镇段家村,丈夫常年在外工作,自己则在家照顾一双儿女。为了补贴家用,她曾辗转济南、天津等地务工,家中一旦有急事,就要匆忙赶回乐陵。

随着乐陵影视城的建设和发展,当地许多群众变身群演,李娟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她已是小有名气的“演员”,逢人便说:“没想到在外打了这么多年工,现在竟回家吃上‘演员’这碗饭。”

在《唐探1900》里,李娟扮演一名力工的家人。在电视剧《国色芳华》中,她扮演一名小商贩。身为特约群演,李娟日薪最高可达500元。“有戏拍戏,无戏务农”的新模式,让她实现家门口就业。

据统计,影视城累计提供3万余人次群演资源,500余名本地演员走向全国剧组,更有上千名村民在道具制作、场景搭建等领域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这座千年枣乡的蝶变故事仍在续写:通过建立群演培训基地、拓展影视配套产业链、培育当地文创品牌,“影视+文旅+产业”生态圈正在乐陵形成,其以文化为魂、产业为基的发展路径,也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城市。从营商环境优化到治理能力提升,从产业生态培育到民生福祉增进,乐陵的破局之路,诠释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