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当好“娘家人” 办好企业“急盼事”

德州新闻网讯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字里行间强调治理思维的革新,不仅回应了企业诉求和关切,更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松绑开路”。

企业是城市的招牌,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提振企业信心至关重要。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同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谋路径、想办法,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道“必答题”、一堂“必修课”。

发展向好,关键是服务向精。企业的壮大、市场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质的政务服务生态,因此,我们必须坚定“自己人”立场,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一站式”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方面多下功夫,形成“数据跑路”“一事联办”“一网通办”等新局面,这是吸引大项目、好项目的关键磁场,也是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变量。在齐河,政府协调各方资源,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精准对接,各项审批流程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促使总投资30亿元的东风新能源皮卡车生产项目从接洽到落地仅用时60天。由此可见,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企业运营成本和竞争力的塑造。

潜力激发,根基是平台向优。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既有迫在眉睫的、也有更深层次的。为企业提供暖心的服务、制定“解渴”的政策,需要我们走出办公室、走进生产线,倾听诉求、洞察变化、创新举措、想尽办法,帮助企业更好地匹配获取生产要素,真正让企业拥有“特别管用、特别解渴、特别提气、特别给力”的获得感。宁津打出“组合拳”大力发展首发经济,由政府搭台助力解决产品推介问题;去年举办健身器材新品发布会50余场,首次在县级城市举办CHINAFIT健身大会,121家企业发布近300款新产品,交易额超4.1亿元,为企业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路险夷寻常事,信心定力最可贵。我们所追求的信心绝非凭空而来,而是有着坚实依托——2024年,德州新培育功能食品、化工新材料等7个省级产业集群,体育产业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产业名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1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46家、单项冠军企业23家、瞪羚企业83家,各领域各方面发展后劲极大增强,这是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底气所在。面向未来,我们更应该当好企业“娘家人”、做好助企“贴心事”,强化事不避难的担当、增强迎难而上的胆魄、提升难中求成的能力,既破个别难题也破共性难题,既放活市场也守住底线,让发展的信心和力量在春天里拔节生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