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经济大省挑大梁,怎么挑?

中新网3月6日电 题:习言道|经济大省挑大梁,怎么挑?

“经济大省要挑大梁。”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这样强调。

打开中国经济版图,经济大省的重要性不难理解。

以2024年为例,从体量上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这10个省份以占全国近两成的面积贡献了全国超六成的GDP。

从速度上看,2024年,上述经济十强省份中,有7个省份跑赢了全国5%的增速,其中江苏、湖北经济增长5.8%,并列第一。

2022年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此作出部署。

2023年以来,总书记三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三次都强调了江苏“挑大梁”的责任。

“挑大梁”应该怎么挑?今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几个关键词。

打头阵

总书记特别谈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经济大省产业底子好、创新动力足,“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

勇争先

经济体量大,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总书记要求,江苏要“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

去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5年内完成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每一项都指向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指向老百姓关切的“急难愁盼”。

怎么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经济大省必须敢于“吃螃蟹”、立榜样。

走在前

“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这一要求,对于经济大省有普遍意义。

谈到江苏的发展,总书记谈到了一系列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本区域要主动作为,与外区域要协同联动,总书记强调了经济大省应有更大的担当。

作示范

“先富带后富,把后富的往前推一把”,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解释共同富裕的内涵。

今次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总书记称,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等等,经济大省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在要素保障、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

有了顶层设计,也有政策支撑,经济大省,有大作为。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司方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