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总书记两会谈“新”①

2013年全国两会,“创新”被媒体评为十大热词之一。

当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没有更多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习近平说:“过去三十多年,我国发展主要靠引进上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基本是利用国外技术,早期是二手技术,后期是同步技术。如果现在仍采用这种思路,不仅差距会越拉越大,还将被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

曾经一段时间,有些人尝到了“拿来主义”的甜头,遇到问题习惯性地使用外国技术,甚至有人认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殊不知,技术可以引进,但创新能力不行。更何况,人家把核心技术当“定海神针”“不二法器”,怎么可能提供给你呢?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江苏徐州徐工集团坐进刚下线的XCA220型全地面起重机驾驶室,向技术人员详细询问起重机的性能、产量、价格等。(图源:新华社)

自主创新,关键在“自主”。2017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徐工集团考察时,登上了一台全地面轮式起重机。他叮嘱说:“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

这句话,让徐工集团的工程师单增海印象深刻。2023年3月,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两会,在代表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近30年投身这个行当,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就要摒弃幻想,靠自己!”

通过电视直播,习近平看到了这一幕。当天下午,在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单增海刚一发言,习近平就认出了他。单增海汇报说:“您当时乘坐的全地面轮式起重机,关键指标已达到全球第一”“起重机里面的芯片全是国产”。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这些年,围绕自主创新,习近平在全国两会上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

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从3D打印、5G通信到大数据、云计算,再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全国两会上有关创新议题的变化,见证了国家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今年春节前后,DeepSeek火爆出圈,成了全球科技创新的“顶流”。

自主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指出,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科技强国可能是两个五年、三个五年、四个五年,甚至是三十年、五十年。但我们必须把握时机,找对了创新驱动发展这条路,就要保持定力,一以贯之,锲而不舍地走下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