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全市农业农村形势,全面安排部署“三农”工作的措施要求和目标任务,奏响了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春天序曲。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进一步鼓足干劲、加力奋进,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开创德州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过去一年,我市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目标,抓好“吨半粮”创建、现代水网建设、食品名市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各项重点任务,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稳步提升,“三农”形势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新形势、新任务,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次会议,市委要求全市上下着力抓好保障粮食安全、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六件大事”,思路清晰、切中要害,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农业农村工作圈出了重点、找准了靶心。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抓住关键、精准发力,以高质量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粮丰则农稳,农稳则国安。本次会议把“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摆在今年“三农”工作的首位,体现了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的战略定力和担当。要胸怀“国之大者”,持续巩固扩大“吨半粮”创建成果,强化耕地保护,坚持水网、林网一体推进,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强化规划引领,突出“三镇”带动,整合资源力量,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因地制宜,解放思想,通过扩大就业、发展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盘活农村资源等多种方式,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真正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农村越来越富。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在守住粮食安全、推进城乡融合、增加农民收入上用实劲、出实招、求实效,还要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重点工作,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做好“三农”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党。要落实落细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德州落地见效。要强化要素保障,着力解决好人、地、钱的问题,切实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注重方式方法,持续改进作风,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考验战略定力,呼唤担当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奋发有为、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新篇章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