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邓静 本报通讯员马俊良
2月21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为德州新一年的“三农”工作描绘蓝图、指明方向。会议聚焦粮食安全、城乡融合、农民增收、农村改革等关键议题,奏响了德州乡村全面振兴的最强音。
粮食生产始终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紧抓关键环节,细化工作措施,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令人振奋的是,德州已建成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面对新征程,如何持续巩固扩大“吨半粮”创建成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给出答案:今年,德州将深入推进绿色“吨半粮”高产创建工程,持续提升“吨半粮”生产能力,扩大优质麦生产面积,实现“三区联动”、扩面提质。同时,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让每一寸良田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会上,陵城区宋家镇西屯村村民张富太荣获2024年全市总粮王称号。他说:“会议提出的持续提升地力、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等举措,不仅是巩固扩大‘吨半粮’创建成果的关键举措,也是种粮大户多种粮、种好粮的底气。我将继续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带领广大小农户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共同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庆云县尚堂镇党委书记南照龙在会上分享了“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镇域样板’”的经验。他表示:“尚堂镇将继续坚持以中心镇区建设为核心,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支撑,以乡村片区建设为重点,推动城乡融合向优而进、产业结构向新而行、乡村发展向上攀升,走好‘三区’协同、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全力打造全市镇域经济发展标杆。”
会议提出,要通过扩大就业、发展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盘活闲置资源等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临邑县临盘街道前杨新村以文旅融合为纽带,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景点和项目,让乡村文旅产业焕发新生机。2024年,前杨新村不仅解决了130余名群众的就业问题,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达到了62.5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杨瑞瑞感慨:“创新理念,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让群众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
德州是农业大市,但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仍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孙丰勇指出,深化农村人、地、钱三要素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市农业农村系统将围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规范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5个重点领域持续深化改革,推动人、地、钱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平等交换,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面对2025年的农村工作,与会人员信心满怀。他们表示,将紧扣会议部署要求,以拼抢实干精神,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新突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