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魁:构建为企服务闭环 营商环境再升级

闭环 营商环境再升级——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洪魁

□本报记者王志强 本报通讯员李艳慧

“全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帮扶企业闭环机制,助力企业拓市场、抢订单,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为我们下步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2月9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洪魁表示,市工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坚持“密切联系企业、高效服务企业、有效组织企业”理念,针对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市场、金融、人才等共性问题,建立常态化、机制化纾困助企工作机制,以营商环境“软实力”,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

建立市场开拓服务机制,助力企业拓市场、抢订单。针对企业销售难题,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叫响“好品德州”品牌;引导客户群体相同、销售渠道相近的关联企业,探索成立市场开拓联盟,抱团抢占市场;鼓励企业开展“工厂直播”,拓宽网络销售渠道;开展系列贸易对接活动,积极开拓境外市场,1月份成功举办中国(山东)-东南亚经贸合作暨山东(德州)-东南亚跨境贸易及供应链合作对接会,下一步将持续开展“百企下南洋”等系列活动,助力企业抢占市场、稳健发展。

建立金融服务对接机制,提升资金配置水平。针对企业融资难题,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工信企业金融服务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会商解决融资难题的新路径、新办法;探索建立融资服务会客厅机制,以案例分享的形式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获贷率;同时建立企业融资需求常态化反馈和服务机制,一站式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建立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护航企业人才双向奔赴。针对企业招工难,引才、留才难的问题,联合驻德高校建立产校(院)合作联络员机制,达成“助力创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助力高校人才引育”“助力校企共建平台”等3大类32个合作事项;联合有关部门、院校和人力机构搭建“市工信企业人才对接常态化平台”,不定期举办人才供需对接交流会,实现供需匹配,信息互联互通;联合德州学院为中小企业选派优秀“博士伙伴”,推动学校与地方在校企合作、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方面建立全方位、高层次的合作关系。

建立产业链群促进组织,全力争创先进制造业集群。针对现阶段我市产业集群提质升级问题,在全省首创“政府扶持新型组织建设,新型组织服务集群壮大”工作模式,作为“一把手”营商环境争先进项目。由市级产业中心牵头,携手市县国企(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组建产业链群促进组织,在产业链群创新路径、人才支撑、金融服务、市场拓展等方面赋能产业发展,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之间搭建“有力平台”,全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生态圈,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