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传承班墨文化,践行工匠精神


□程元金

鲁班,一位家喻户晓的发明家;墨子,一位久负盛名的思想家,他们堪称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精益求精、科学创新的典范。班墨文化是历史传承的积淀,是现实实践的写照,更是未来发展的动力。践行班墨文化,就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超越,在超越中不断提升。

传承班墨文化,要有“执着专注、修己以敬”的敬业态度。孔子云:“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在强调应怀着尊敬之心去对待工作,慎重地修养自身品德,以更好地尽职工作。传承班墨文化,并非简单地复制古人的成就,而是要将其精神内涵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班墨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弘扬。工匠精神意味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对工作的高度负责。齐鲁时代楷模、大国工匠程平用敬业和奉献诠释“工匠精神”,26年来,在电力行业的钢铁丛林里摸爬滚打、淬炼成才,从一名优秀的退伍侦察兵嬗变成国内金牌工匠、国际焊接技术顶尖专家。其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技术攻关30余项,用青春、智慧和汗水演绎了一部新时代从“兵哥”到“焊将”的精彩传奇。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因此,我们要像程平等“大国工匠”学习这种“执着专注、修己以敬”的敬业态度,把国家、社会、行业的需要与自己的事业追求统一起来;要形成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善于创新的能力和勤奋学习的品质,在平凡平静平常中追求伟大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传承班墨文化,要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品质。朱熹曰:“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瑞士手表全球闻名的奥秘何在?得益于瑞士手表制造工匠对每个零件、每道工序精心打磨、用心琢磨。因此,我们要把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贯穿工作始终,笃实专一、心无旁骛,把技艺练得精准、精细。同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使工匠精神在提质增效主战场上闪耀光辉,让“精耕细作”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传承班墨文化,要有“追求卓越、勇于突破”的创新意识。新时代创造新机遇,新机遇呼唤新突破。新时代的班墨文化应饱含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涵,应有“追求卓越、勇于突破”的创新意识。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再到“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如果说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革新创造就是工匠精神的升华。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机器人工程中心实训教师高强,正是得益于敢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先后获得发明专利4项、先进操作法6项、技术革新9项,为德州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一切发明创造。因此,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勇于开拓新的方法,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要敢于打破陈规,不断培育创新能力,超越自我、勇攀行业顶峰,为德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积极作为。

(作者单位:临邑县政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