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伟
近日,德州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全面总结过去一年经济工作,系统部署新一年经济工作,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篇章进一步指明方向。综观德州去年经济数据,既表现出发展的坚定与韧性,也展示出发展的潜力与希望。答好高质量发展这张考卷,需要我们握牢经济发展之笔,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实现飞跃式发展的必然路径。德州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加大新兴产业突破力度,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德州市科技局积极探索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累计争取省级科技股权投资资金4600万元,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天衢新区积极招引关键材料相关企业,加快有研8英寸碳化硅等项目落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智造未来——解码新质生产力”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德州,从一粒“太空土豆”到一辆碳纤维自行车,走进“功能糖城”,看见一条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发展道路。一系列举措,激发了德州经济发展的活力,助力德州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
经济体制改革牵引,抓紧抓实改革开放。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抓实改革开放,抓好系列集成改革,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的必然举措。德州全年新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261项,其中国家级试点65项;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三医联动+中医药”、深化人才发展等领域推出20项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集成改革事项,以系统集成赋能高质量发展;德州市纪委监委等30个部门聚焦解决企业堵点难点,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新推出39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住房消费集成服务等39项改革事项获住建部等国家部委推广。这些举措压实了改革主体责任,为德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与动力,推动上级改革任务目标在德州落地生根。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德州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德州大力实行人才振兴战略,营造“引得回、用得好、留得住”的环境,让返乡能人成为发展乡村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实施绿色先行战略,紧抓绿色发展这一主线,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农业农村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美丽庭院”“清洁村庄”行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实施智慧赋能战略,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推动农业生产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为打造齐鲁样板间夯实了基础。
(作者系德州日报通讯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