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爱珍
一年一度的新年贺词,记录国家的步履、个体的成长。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贺词中一以贯之的“中国信心”令人振奋,“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的期许熟悉又温暖。读懂新年贺词,就是要读懂每一个中国人不变的信心。
这信心根植于国家的强大。回首过往,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二〇二四年,面对全球经济的波动与不确定性,中国依然保持了稳健的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0万亿元大关,这不仅是对中国经济韧性的最好诠释,更是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而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突破1.4万亿斤,更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坚实体现,让14亿多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天和”遨游太空到“奋斗者”深潜海底,中国科技创新的每一步跨越,都在彰显着国家的实力与担当。正是有了强大的国家作后盾,每一个中国人才能够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自信地站立,更加坚定地前行。
这信心源自平凡人的拼搏。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努力与奉献。在二〇二四年,无论熙攘的城市,还是偏远的乡村,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平凡人在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他们有的是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农民,用汗水浇灌出丰收的果实;有的是在工厂车间默默坚守的工人,用双手铸就了国家工业的基石;还有的是在科研一线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用智慧点亮了国家未来的希望。在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奋勇争先,摘金夺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一代的自信阳光。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无数基层干部辛勤耕耘挥洒汗水,把青春播种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用他们的拼搏与奉献,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从中感受到了中国信心的源泉。
这信心是应对挑战的勇气。回望二〇二四年,无论是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还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国都展现出了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强大勇气。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不仅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还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在改革发展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抓住了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正是有了这样应对挑战的勇气,中国才能够在逆境中砥砺前行,不断开创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这信心是实现梦想的基石。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二〇二四年,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持续推进到共建“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怀揣着梦想和追求,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东部沿海还是中西部内陆,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着。正是有了这样坚实的梦想基石,中国才能够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在新的一年里,无论风雨如何变幻,无论道路如何坎坷,只要我们继续怀揣着这份信心,携手并肩、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实现既定的梦想和目标,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荣耀!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