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办好民生实事 提升幸福指数


□张明昭

日前,德州市举办民生答卷专题新闻发布会。三年来,德州坚持小切口、大民生,累计推动57件民生实事高质高效完成。一项项暖心之举接连推出,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实落细,不断擦亮了为民服务底色,也托起全市百姓稳稳的幸福。

压紧压实责任,让民生答卷有力度。群众的呼声、期盼,牵涉的往往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党员干部干好工作的发令枪。物业服务工作融入基层治理、老旧小区改造加速推进、老楼加装电梯让市民生活更便捷……德州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发展破题,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兜牢民生底线,在解决急难愁盼中提升群众幸福感。各级要找准突破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洞察形势中与民意深度融合。要以群众利益为坐标点,构建渠道整合、民意归集、责任链条的坐标系,为民服务方能更加有力有效。

做好保障服务,让民生答卷有温度。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就业服务水平加快提升、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基层文体服务不断优化……德州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各级要找准创新点,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用创新的举措去攻克难关。要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多谋利民之策、多思解题之方,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出实招、用真功,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真正做到心为民想、利为民谋、身为民行。

突出重点群体,让民生答卷有厚度。德州聚焦“一老一小”“一困一残”,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各级要找准落实点,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强化执行力,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确保群众关切事事有回声、件件有落实。要积极发扬钉钉子精神,多做一些造福基层、利及长远的民生工程,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从关乎群众利益的一件件小事入手,用实干实绩织密为民保障网,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的幸福指数,就是城市的发展高度。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乘风而至、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最真实的民生温度显示了最暖心的幸福刻度。各级要努力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变为现实,让充满幸福的笑脸成为德州最美丽的风景线。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