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朱代军,德州日报社融媒编发中心主任,先后荣获山东报业新媒体与信息技术先进工作者、德州市首届“十行百佳”先进个人、德州市十佳编辑记者、德州市青年“五四”奖章、德州最美青年,在新闻宣传领域工作16年以上。
观点呈现
绘就德州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已成为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民生议题。近日,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了《德州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这一举措无疑为我市养老服务的发展指明新的方向,彰显了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坚定决心。
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这份《实施方案》给了“德州之答”。
首先,《实施方案》的出台,完美契合了政策背景和时代需求高度契合。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占比21.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亿、占比15.4%,这对养老服务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实施方案》的出台,正是基于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深刻把握,以及对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的精准定位,它积极响应了国家及山东省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号召,体现了德州市紧跟时代步伐、主动作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细数《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在体系构建与任务明确上,都有着很强的科学性。《实施方案》从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设施供给、深化医养康养融合、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等多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养老服务发展框架,每一项重点任务都明确了具体目标、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既体现了高屋建瓴的战略思维,又兼顾了操作层面的可行性。比如,面对本地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不足与迅速激增的养老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实施方案》没有避讳,而是提出了多条切合本地实际的举措:一是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专业的服务;二是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康复、护理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三是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机制,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将助老幸福食堂建设纳入2024年市政府民生实事,探索慈善助老,让养老与慈善有效衔接。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特别提出了人才保障的措施,围绕全方位吸引、培养、用好、留住人才,提出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强化技术技能培训、健全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持续提升养老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
《实施方案》中还不乏创新亮点,如推进“六床联动”服务模式、发展智慧养老、设立慈善助老基金等,这些举措看似细微,却体现了对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突破与创新,更彰显了对老年人深层次需求的关注与回应。特别是智慧养老模块的建设,将大大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同时,慈善助老基金的设立,则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供了有效途径。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重要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实施方案》的印发,将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各方力量。德州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已经绘就,相信,随着《方案》的深入推进和落实,德州市的养老服务必将迎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