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执“改革之笔”,绘山东高质量发展数字画卷


张建华

2024年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发布,山东的青岛、济南、德州等11市上榜。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和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塑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2024年上半年,全省信息技术产业营收9809.2亿元,同比增长14.9%。人工智能、高端软件、数字终端、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山东数字经济“走在前、挑大梁”。

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数字化转型是山东的“必答题”。如何以“改革之笔”,在数字经济“着色盘”上,打“底色”、提“成色”、调“亮色”,绘好波澜壮阔的“数字画卷”?

执“以道为常,以法为本”之笔,厚植法治“底色”。当前,数据已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并列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要发展,数据安全是基础,因此,以法治“铠甲”护航数据安全是推动数字产业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立法步伐加快,实施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推动数字经济规范有序发展。山东出台《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数字经济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出26条举措,助力数字经济行稳致远。德州印发《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加快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规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司法实践中,各级政法机关对涉数字经济案件实行“先立、精审、快执”,筑牢数据安全堤坝,增强了数字经济发展韧性。

执“时迁物换,革故鼎新”之笔,提升改革“成色”。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其发展关键就在于激活改革活力,让市场主体敢创新、勤创新、乐创新。山东不断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从生产、生活、治理数字化应用等方面,拓展创新应用场景,深化创新应用深度、广度和效度,比如,山东成为全球首张确定性网络、全国首推“无证明之省”、全国首个“双枢纽”省份,服务“24小时不打烊”、“一网通办”、“一码通行”等,德州还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数据汇聚共享,打通了数据壁垒。这些数字强省建设首创之举,为数字经济乘风起势注入强大动力。

执“追星逐月,赶山奔海”之笔,淬炼发展“亮色”。对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形态而言,淬炼其高质量发展“硬磁场”,就需要厚植营商环境“软实力”。与传统经济形态不同,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概括为线上环境、线上线下互动环境以及整体营商环境三个层面。优化数字营商环境,要从推动线上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线上线下市场公平竞争以及整体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多层面入手。山东利用数字技术,统筹优化线上线下市场竞争生态,着力优化整体营商环境,提高各行业运行效率。截至目前,山东新培育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888家,国家级智能工厂35家,培育国家“双跨”平台7个、特色专业型平台40个,总量均居全国第一,发展“亮色”越淬越足。

风劲潮涌,自当破浪扬帆。数字经济已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之关键,我省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大省,要抢抓战略机遇,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造福人民。

(作者单位:德城区委政法委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