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昭
日前,德州市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邀请68位民营企业家参会,就当前形势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座谈会的召开,既是鼓励民营企业坚定信心发展壮大的“定心丸”,也是指导民营经济阔步前行的“大力丸”,必将助力全市民营经济满帆前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市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内外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市民营经济仍然存在规模不大、缺少知名品牌、产品竞争力度不足等短板,而且在创新力上与发达地区也存在差异。要实现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各级需要在产业转型、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等方面多点发力,打好组合拳、塑造新优势。
强化政策引领,培育特色产业。政策给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吹来东风。今年初,德州印发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十二项措施,以涉企行政检查、金服制度、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破除行动等“干货”,切实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施策、靶向用力,一系列务实举措积极回应民营企业诉求,直击民营经济发展痛点和难点,增强了民营企业扩大投资、拓展市场的信心。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把主业做强、把产品做精、把特色做优,推动民营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德州在控成本、优服务、提效能、强法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市上下一盘棋,强化统筹协调与部门联动,营造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各级要注重系统集成、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要素与物流成本,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并强化法治保障,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持续擦亮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要聚焦降低民营企业综合成本,出台精准高效的政策措施,削减物流、融资等负担,消除隐性壁垒,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让民营企业感受到政府温暖与支持。
促进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后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各级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体制机制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支持民营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技术研发,参与“卡脖子”工程攻关。要强化民营科技领军企业支撑作用建设,鼓励民营科技领军企业激发创新生态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科技创新动力。要更加重视和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强化各类资本对民营科技企业投资,对民营科技企业融资上市作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多渠道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各级各部门要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高效的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实现民营经济从“破茧”到“蝶变”的壮丽历程,共同书写德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