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以“知”促“产” 积“智”成“力”


□张兆坤

日前,“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山东·德州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活动举行,德州百龙创园案例成功入选山东省专利转化运用十大典型案例。百龙创园功能糖项目为国家首批示范化支持项目,是功能糖领域的领军者、创新者。公司长期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并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推动阿洛酮糖、低聚异麦芽糖等产品专利技术产业化运用,产品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纽带与桥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以“知”促“产”,积“智”成“力”,让专利链促更多创新链的好技术变成产业链的新应用,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

以“知”促“产”,积“智”成“力”,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知识产权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知识和技术迭代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谁能更好地把握科技创新的脉搏,提供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要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研发,储备一批高价值基础专利、核心专利,持续提升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价值含量。

以“知”促“产”,积“智”成“力”,需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有机结合。要鼓励支持企业运用专利技术生产产品并投放市场,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从重点培育的样板企业中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以专利产业化促进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同时,要开展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分层构建可转化的专利“池子”,并提升知识产权转化、作价入股、投资、租赁及信托能力,更好地满足企业技术改进需求和市场需求。

以“知”促“产”,积“智”成“力”,需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要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提升经营主体获取创新资源的公平性、便捷性和低成本性。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加强诚信建设、行业自律。要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要规范市场秩序,重点查处侵犯商业秘密、虚假宣传、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企业技术和商业秘密保护。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德州,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65天,比全国平均周期提速86.2%,最快21个工作日即可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最快仅需2日;今年1至9月,德州预审合格的发明专利授权率达86.4%,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率分别达到96%、100%,实现了质量、速度“双提升”。在德州,通过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的深入推进,一颗颗科技创新的种子在知识产权“一池春水”的灌溉下竞相发芽,城市越来越有知识范儿、科技范儿,实现了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宁津县融媒体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