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列为“七个聚焦”之一,提出了文化领域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和重大任务,引发我省党员干部群众热议。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为民表示,《决定》提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变革,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仅对增强人民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基础和战略意义,也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重要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广大社科工作者应当担负责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扎根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为我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今年上半年,省社科联创新社科决策咨询项目“揭榜领题”工作机制,引导社科专家学者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开展路径和对策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智库成果。刘为民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全会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学术导向引领作用,引导全省社科工作者立足实践,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切实管用的对策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走在前、挑大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决定》提出,“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如何创新内容形式,让文明新风潜移默化融入百姓生活?仲夏之夜,江北水城,一场融合传统中医药文化和现代市集元素的夜市,点燃了群众参与热情。这样集趣味性、互动感于一体的沉浸式“逛街”场景,正是聊城市推动中医药文化生活化的创新实践。

“我们开展繁森药箱服务队、‘聊健康’宣讲品牌进基层等活动,让群众在体验中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聊城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张月莲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好各地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持续延伸文明实践的触角,通过开展义诊服务、健康科普、理论宣讲、医疗惠民等活动,为群众送健康服务的同时,送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真正走“新”入“心”。

让古老的智慧丰盈当代文化建设,是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必答题”。《决定》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近年来,山东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耕人文沃土、聚力守正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尼山圣境、鲁源小镇、耕读书院……今年1—6月,曲阜全域接待游客890万人次,同比增长27.6%,创历史新高。文旅市场热度之所以强劲攀升,是曲阜不断践行文化“两创”,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准上融合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曲阜市委书记李丽表示,曲阜以重点项目、重点活动为抓手,不断为文化“两创”提供动力之源。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将继续在文化的挖掘、弘扬、转化、创新上持续下功夫,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扛起使命担当,扩大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影响力,让更多人通过实地体验感受思想交流的力量,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从“有没有、缺不缺”跃升为“好不好、精不精”。着眼于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决定》明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等改革任务,体现了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改革思路,有助于为广大基层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

热浪涌动的暑期,城乡书房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文化“绿洲”。在昌乐县宝都街道西湖社区,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到社区的超然书房“打卡”,孩子开心,家长也放心。

“图书馆+企业”“图书馆+公园”“图书馆+社区”……潍坊市从群众生活实际出发,规划建设城乡书房,在管理上实现了中心城区城乡书房与市图书馆资源共享、循环利用、通借通还;在乡村,把农家书屋、乡村影院等融为一体,不仅提供了阅读场所,也成为农民群众学习农技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文化空间。“我们将继续聚焦聚力群众文体生活品质提升,着眼群众需求,创新公共阅读空间服务和管理方式,提升‘群众家门口’的公共文体服务质效,增强群众幸福感。”宝都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李爱玲说。

在“吕剧之乡”博兴,县里建成开放市民文化中心,把有200多年历史的吕剧请进城市会客厅。“我们将深入实施‘唱响吕剧’工程,今年努力办好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创作更多优秀剧目,让更多人在家门口看上戏、看好戏。”博兴县委书记高志国表示。

探源中华文明,山东是绕不开的宝地。《决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这为新时代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

最近,淄博市临淄区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准备在市区拿地,按照“先考古、后出让”制度要求,考古队加紧对地块进行勘探。从勘探进场,到发掘整理,整个发掘保护过程只用了90天。墓葬发掘完成后,经过专家研究论证,地块满足了出让条件。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为保证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同步推进,临淄区探出了一条新路。临淄区文物局局长许晓文告诉记者,临淄区单独设立了区政府行政序列局文物局,下设文物保护中心,并在2022年成立了全省首家区县级文物考古研究所。区文物局组建常态化专职文物保护巡查队,对全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项目施工工地进行覆盖式巡查。“我们将严格执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发挥好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摸清文物家底、用好历史遗珍,勇当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排头兵。”许晓文说。

立足五千余年中华文明,依托我国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新时代中国形象更加可信可爱可敬。《决定》提出,“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让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东波深有感触。过去两年来,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中外专家学者、驻华使领馆代表、中外游客,花开情谊传五洲。

“牡丹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一朵牡丹花,架起了对外沟通的新桥梁。”杨东波表示,菏泽是中国牡丹之都,在牡丹国际传播上有着丰富资源和天然优势,要不断改革创新,丰富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内涵,加强与海内外著名花城沟通对接,用好大流量传播平台,讲好菏泽牡丹故事,让“菏泽牡丹”真正成为“世界牡丹”。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赵琳 于新悦 记者 魏然 王兆锋 王凯 胡磊 吕光社 刘磊 张鹏 参与采写)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