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志愿者进行呼出气一氧化碳检测
工作人员(中)指导戒烟志愿者通过微信小程序扫码注册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近年来,我市创新方式方法、加强社会动员、扩大科普宣传,全方位推进无烟环境建设,护航青少年成长,共建共享健康城市。
引导个体化戒烟
探索干预新模式
5月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称国自然)个体化移动戒烟干预项目德州现场会在临邑县召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常春以《社区综合控烟干预策略与方法》为题,对我市80余名业务骨干进行了培训。当天,110余名戒烟志愿者参与了项目的基础信息调查。
为了更有效地建设无烟环境,我市积极探索和实践个体化戒烟干预新模式,承接移动戒烟干预项目,促进有戒烟意愿的人群提升健康水平。移动戒烟干预是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尝试,旨在通过科学的个体化戒烟方案,结合移动技术的应用,为戒烟人群提供更加科学、便捷、高效的戒烟服务。
德州作为移动戒烟干预项目的现场点,在社区、企业、机关、医院、学校招募年龄在18至60岁、每日吸烟量大于10支、烟龄大于5年的戒烟志愿者。每位志愿者参与3次现场调查,分别在接受干预项目开始后的第0、3、6个月,调查包括项目介绍、问卷填写、呼出一氧化碳测定三个方面。在这段时间里,项目组每天通过微信小程序推送1至2条戒烟小知识,帮助大家了解科学戒烟知识,强化戒烟意识并付诸行动。目前,移动戒烟干预项目基线调查已在临邑县、陵城区、禹城市、宁津县展开,本次拟招募400名戒烟志愿者。
全面精准控烟
营造无烟环境
“我有30多年的吸烟史,每天将近2包,之前咳嗽也没当回事,最近有吸烟的朋友得了肺癌,我才下决心戒烟。”日前,市民张先生来到德州市立医院的戒烟门诊咨询。自去年我市102家戒烟门诊公布以来,咨询的人数有所上升,有强烈戒烟意愿的人逐渐增多。戒烟门诊为市民提供了专业的戒烟帮助和指导,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控烟工作的开展。
吸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山东控烟行动有关要求,我市持续推进戒烟门诊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烟草监测,科学精准摸底调查,多种形式强势宣传控烟知识,营造无烟环境,让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远离烟草危害。
为更全面、客观地掌握居民吸烟情况及变化趋势,更加精准、科学、有效地开展控烟工作,我市组织了中小学烟草流行调查、成人烟草流行调查、全市公共场所控烟现状调查、青少年电子烟使用情况调查等,累计3万余人参与。
无烟环境建设在约束和控制市民吸烟行为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近年来,我市开展了无烟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卫生健康机构、无烟家庭评选,举办了“德州市‘无烟环境建设’交流研讨会暨专题培训班”,制作了《让戒烟更科学》《创建无烟环境,共享健康德州》等专题视频,在学校举办“吸烟危害、二手烟危害、鼓励家人戒烟、争做无烟下一代”等主题的青少年绘画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争创无烟环境的氛围。
试点“无烟餐馆”
向二手烟说“不”
5月10日,一场控烟健康讲座在陵城宾馆举行,授课老师从烟草及二手烟危害、如何推进无烟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听众是宾馆的全体员工,大家听得格外认真,因为宾馆有了一个光荣的新身份——“无烟餐馆”。
“无烟样板餐馆”建设是今年我市拓展控烟渠道的一项新举措。由于在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学校和无烟医疗卫生机构100%全覆盖建设中成果明显,我市被选为全省“无烟样板餐馆”建设试点城市。为更好地推进无烟餐馆环境建设,我市在德城区、陵城区、临邑县选取了试点餐馆,陵城宾馆就是其中之一。“无烟样板餐馆”将通过制定和完善控烟管理制度、落实室内全面禁烟、加强吸烟行为劝阻、开展烟草危害知识宣传等措施,发挥在餐馆控烟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减少餐馆中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情况,让更多人群拥有健康、清洁的就餐环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春杨 通讯员|李敏 编辑|邢仁宇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