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高静)1月27日至1月30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数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豫鲁小分队的学子们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关注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方式转变。他们前往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采访了夏津县中医院老年病科阳光康复家园养老院的郑经理,同时也慰问了阳光康复家园养老院的老人们,旨在了解失能老年人照料方式的困境与对策,以及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关怀。
学子采访郑经理:解读失能老年人照料方式的挑战
在夏津县中医院,学子们与郑经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郑经理首先介绍了养老行业中的两种不同模式:正式照料与非正式照料。然而,当被问及在与养老院老人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有什么切身感受与心得时,郑经理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
他首次涉足养老行业,并非出于职业原因,而是在从事物业行业的过程中偶然机会下转向。刚开始的时候,他对这个领域并不太适应。然而,坚强的意志和克服万难的精神成为了他的引导。郑经理从最初的不适应逐渐演变为每日查房与老人攀谈的关键人物,成为照顾失能老人的“一把手”。在他的陈述中,学子们聆听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位勇敢的奉献者将爱心融入工作,被大环境感染,用真挚的关怀温暖了每一位老人的心房。这一过程中,郑经理与老人之间的交流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子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奉献的重要性。这个经历不仅是对老年照料方式的深刻理解,更是一次人生感悟之旅。
接下来,郑经理介绍了夏津县在应对老龄化挑战中所面临的照料方式的困境。他指出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之间的融合仍然不足,社区养老服务的不足也让很多老年人难以在家庭中得到全面的照顾。
图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子采访阳光康复家园郑经理
“我们需要更全面、更贴心的照护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之间的协同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郑经理表示。
图2郑经理耐心回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子的问题
学子们就此展开详细的讨论,询问了夏津县中医院采取的对策。郑经理介绍说:“我们正在积极推动医养结合的模式,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更加紧密的联系。这种模式有望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需求。”
学子慰问“阳光康复家园”老人:传递关怀和温暖
在采访之后,学子们前往夏津县中医院老年病科下的“阳光康复家园”养老院,与老人们进行了亲切的慰问。这是一次既温馨又有意义的活动,学子们为老人们带去了问候和贴心的礼物,与他们共度愉快的时光。
图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子与养老院老人合照
学子们与老人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需求。通过这次亲密的接触,学子们深刻感受到了老年人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更加坚定了为改善老年人照料方式而努力的信念。
图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子与养老院老人合照
展望未来
活动结束后,学子们表示,这次实践不仅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失能老年人照料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学子们纷纷表示,他们将继续关注这一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老年人的福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郑经理鼓励学子们继续投身社会实践,成为推动失能老年人照料方式创新的中坚力量。他表示:“年轻人的关心和参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希望你们在未来能够继续为社会福祉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子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学精神”,通过深入社区进行实践,为推动社会关注老年人的照料方式转变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带给学子们深刻的感悟,也为夏津县的老年病科“阳光康复家园”养老院的老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关怀。在共同努力下,期待着更多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方式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和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