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98万人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李栋)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以来,全国脱贫人口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截至10月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98.25万人,超目标任务279.08万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通过强化安排部署、强化帮扶实效等措施,全力稳定了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坚决守住了不发生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充分发挥东西部劳务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机制作用,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中有升。”该负责人介绍,截至10月底,东部8省吸纳中西部脱贫人口务工928.9万人,超目标任务51.2万人。

帮扶车间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载体。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中西部22省(区、市)共有就业帮扶车间38074个,同比增加2078个,增长5.77%;吸纳脱贫人口务工就业50.39万人,同比增加1.82万人,增长3.74%,为促进稳岗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启动了“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升级续写雨露计划的“后半篇”文章,通过组织开展从教育培训到促进就业的全链条、一体式帮扶,帮助雨露计划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截至10月底,共摸排出2023年雨露计划毕业生64.18万人,其中已就业和升学59.36万人,占比92.49%。”该负责人说。

2023年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不断健全,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就业和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脱贫群众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对重点区域的倾斜支持更加有力,脱贫地区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脱贫攻坚重要机制平稳过渡,工作体系实现有效衔接。

“下一步,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该负责人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